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禹村中学2018届九年级选优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81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0

1.综合题(共4题)

1.
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材料二  近现代历史中的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危机中寻求出路,在较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令世界为之震惊,也值得世人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民出版社《大国崛起》
材料三  《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一个影像的中国,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道路……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近代美国历史上进行了哪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影响如何?你如何理解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的关系?
(2)为摆脱危机,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经历了哪两次重要的发展?
(3)请你结合材料三参加中国复兴之路的探究活动,请为下面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
①跌倒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转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站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富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的历程,你发现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至少说出二个要素)
2.
世界博览会以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而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是因为当时的英国在政治、经济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请你任举其中一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
(2)1893年美国纽约争得了世博会主办权。如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专设一个展厅,下列哪些最新科技成就应成为本次博览会的展品?
3.
美国和日本都是近代崛起的资本主义强国,都经历过从渴望主宰自身命运到企图成为世
界主角的演变。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在实行改革时期,提出,制定、贯彻、推行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强国之鉴》解说词
材料三

图一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  图二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林肯拯救了美国”?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观察材料三中的图一。分析1933—1937年失业率变化的趋势与美国实行哪一政策密切相关?该政策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了什么先例?
(4)根据材料三中的图二,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5)谈谈美、日的崛起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借鉴。
4.
阅读下列有关美国历史的四段材料:
材料一  我们相信这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他们被他们创世主赋予某些不可割让的权利,其中包括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摘自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材料三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劵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的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声。29日,交易所股票再度狂跌……。
材料四    1935年《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其中劳资代表各占一半;同年颁布了《社会保障法》:“第1节是每州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寡老人提供财政资金,……为资助各州实施失业补助法,特批准拨款。”1938年: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长工时,禁止雇佣16岁以下的童工。
——摘自《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与美国历史上哪部历史文献有关?据材料概括指出这部历史文献表达的思想内容。
(2)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位美国人的伟大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段材料所涉及的相关历史事件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共同历史作用。
(4)材料三与美国历史上什么事件有关?
(5)根据材料四判断这是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从材料中归纳出此次改革涉及到的几个主要方面.

2.选择题(共13题)

5.
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
①《九章算术》   
②《齐民要术》   
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④全身麻醉手术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清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设置了
A.驻藏大臣B.伊犁将军C.乌里雅苏台将军D.黑龙江将军
7.

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如图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8.

体积为3的正方体的边长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可能是有理数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9.
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从这种角度看待殖民扩张,下列表述合适的是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带着血泪的进步”
10.
如下图反映了哪国的历史进程?(    )
A.英国B.俄国C.日本D.美国
11.
“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一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确立君主制度C.维护国家统一D.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12.
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两种动力。19世纪中期、20世纪30年代日本和美国化解危机不同方式而呈现不同的境遇。下列史实类比正确的是( )
①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过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②美国南北战争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共同任务是摆脱沦为殖民地危机、富国强兵
③20世纪30年代,美国、日本面临经济危机打击,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干预,摆脱了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
④美国以“新政”应对危机,日本受危机打击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13.

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有(  )

14.
下表中的内容都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
史实
结论
①罗斯福新政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增强
②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经济全球化开始
③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④苏联解体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A.①③B.①②③
C.③④D.①③④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2010—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变动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国人的海外购物也非常火热。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年末,中国内地“海淘族”突破2000万人,年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消费市场。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2010—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变动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国人的海外购物也非常火热。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年末,中国内地“海淘族”突破2000万人,年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消费市场。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2010—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变动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国人的海外购物也非常火热。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年末,中国内地“海淘族”突破2000万人,年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消费市场。

3.单选题(共1题)

18.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3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