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宣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 研测试文科综合政治部分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572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开放性试题(共1题)

1.
(28分)2010年1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中国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它标志着产业梯度转移正式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之一。某校综合探究学习小组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东部沿海地区受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周边国家竞争的影响,传统产业发展优势逐步减弱,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生产要素供给日益趋紧。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具有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环境容量大的优势。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最近两年,皖江城市带引进的省外资金占安徽全省的72%,其中引进长三角地区资金占60%左右,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的70%左右来自长三角。
材料三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是安徽省三大地方文化,它们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弘扬和发掘皖江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搭建经贸平台为经济发展服务,近年来安徽省举办了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铜陵青铜文化节、马鞍山国际吟诗节等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⑴结合材料一分析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8分)
⑵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确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所体现的哲学要求。(8分)
⑶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安徽省弘扬和发掘皖江文化资源系列活动的意义。(12分)

2.图表题(共1题)

2.
(28分)阅读图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表  2008年以来我国GDP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2008年
2009年
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增长率
10.6
10.2
9.0
6.8
6.2
7.9
9.1
10.7
 
材料一  2009年我国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保持货币信货快速增长,提高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有效扩大了内需,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
材料二  2010年中央确定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8%左右,并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为此,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下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还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
⑴结合材料一,分析图表所蕴含的经济信息。(8分)
⑵指出材料二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8分)
⑶依据上述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策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2分)

3.选择题(共2题)

3.

小红在预习《新航路开辟》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小红在预习《新航路开辟》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开放性试题:(1道)

    图表题:(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