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卷(文综)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551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图表题(共2题)

1.
(34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0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4分)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伊始,针对当时的实际,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后来由于经验不足、对国内外形势判断不准,经济发展受到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七大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中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10分)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下列地区或企业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10分)
某市过去以加工贸易为主。2009年以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科技园区的
设把所有高端行业租研发企业集中到一起,形成板块。
分析:
某软件公司提出由产品经营向客户经营转变,即按照客户的要求,来配置解决方案,提供专业服务。
分析:
某企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就业、医疗和教育的环境,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从而引凤来巢。
分析:
某市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一直是东富西贫。为改变这一局面,该市加大对西部投入,建设大型商业开发区、休闲度假区。
分析:
某市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实际,引导农民分层次的向城市、向农村的新型社区集中,引导农民的土流转,进行集约经营。
分析:
 
材料二面对粗放式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当前的环境压力,北京市委提出发展低碳经齐。经过组织专家论证和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决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打造低碳示范园区;平倡导政府机关、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过绿色低碳生活。
(4)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10分)
2.
(26分)2009年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和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东中部地区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共同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区域合作新思路。这种思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过程相一致。
(1)运用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这种思路为什么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一立和完善的过程相一致。(8分)
地处西部的关中地区在古代曾经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今天当你踏上这块土地,你会随处看到秦、汉、隋、唐的历史遗存,仅在西安附近就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唐玄宗等众多帝王的陵墓。
(2)请根据所学知识,参照样例要求,任选一位帝王向游人作简要介绍。(10分)

2.选择题(共1题)

3.

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一次性餐具是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