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550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4

1.综合题(共3题)

1.
宋代与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中国古代经济影响深远。

材料一:谚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渭南文集》

材料二:(临安城)自大街(有三个商业区的御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自融和坊北,至市南坊,谓之珠子(珠宝)市,如遇买卖,动以万数;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1)材料一是宋代谚语,在南宋文人笔下反复出现。这些谚语的流行可以佐证我国农业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宋临安城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
(3)综上所述,归纳影响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相关的历史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时不可或缺的工具。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和图示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中字母A所代表的政府机构名称。
(2)图二是唐朝的中央机构体系,其实是对隋朝制度的进一步完备,具体被称作什么?
(3)宋朝时期为强化中央集权,在中央如何改制的?
(4)图三揭示了明朝中央集权制度怎样变化?
(5)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3.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材料二: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摘编自岳麓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两则材料体现了当时我国都实行了什么外交政策?并归纳出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例有什么共同作用?,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哪里?他的东渡有什么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倭寇”是在什么时候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

2.判断题(共1题)

4.
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唐朝首创了殿试和武举,明朝开始的“八股取士”则废除了科举制度。(  )

3.选择题(共9题)

5.
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收录于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6.
宋夏议和之前,在宋夏之间的不断战争中,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研究其原因应该是
①宋朝文臣不悉军务,却掌握军政大权
②宋朝重文轻武,不重视军队建设
③宋朝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斗力削弱
④宋朝军队将领处处受制,往往会错失战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
下列人物、民族、建立的政权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西夏B.元昊 党项族    辽
C.阿骨打 女真族  金D.铁木真   蒙古族    元
8.
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9.
我国的疆城版图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观察下面四幅疆城图,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概括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集权统治面临危机B.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
C.中外交往不断扩大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0.
某班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史实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是
①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南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1.
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是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
A.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
B.打破了淸朝的闭关锁国
C.抗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D.维护了祖国的海疆安全
12.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①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3.
“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 )
①文成公主 ②玄奘 ③鉴真 ④郑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