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人口迁移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综上所述,你认为人口迁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材料一 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编自[宋]高斯得《耻堂存稿》
(1)依据材料一说说,宋朝时期我国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二 各地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吸引流动人口了深圳、广东先开放,建设特区吸引 了几十万人过去。因为当时开始办的产业都是“三来一补”,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吸引了大批 内地农村人口。
——摘编自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
(2)材料二反映了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圳的发 展又对我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什么作用?(3)综上所述,你认为人口迁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
争取民族独立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历程的认识。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为救亡图存做出了本阶级的尝试和努力。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改良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案,也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发挥了一定程度上的作用...
(1)阅读材料一指出,“ 改良”方案是在怎样的危机下进行的?这“改良”方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材料二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多万美式装备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规艇如云,但为时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2)阅读材料指出,内战爆发前国共两党之间的力量对比呈现什么态势?在这一态势下,国民党军队为什么被打得“落花流水”?(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历程的认识。
3.
大国崛起的道路曲折坎坷,步履艰难。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以“20世纪美苏的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请你也来参与。
(历史重现)
(1)表格中A处应填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B处应填的经济政策是什么?上述两国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共同影响?
(论从史出)
(2)李明同学就上述内容分别从“各国经济体制相互影响或借鉴”“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也作简要说明。
结论一 各国经济体制相互影响或借鉴 :
结论二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结论三 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学以致用)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这时期美苏经济发展的认识。
美国 | 苏联 |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1933年6月,国会通过《 A 》 1933年,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 1934年1月31日,罗斯福使美元贬值40% 1934年5月22日,国会通过罗斯福总统提议的《购银法案》 1935年,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通过《社会保险法》 | 1928年起,逐渐放弃 B 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1929年,开始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9年5月,苏联设立了“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业务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 1/3,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
(历史重现)
(1)表格中A处应填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B处应填的经济政策是什么?上述两国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共同影响?
(论从史出)
(2)李明同学就上述内容分别从“各国经济体制相互影响或借鉴”“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也作简要说明。
结论一 各国经济体制相互影响或借鉴 :
结论二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结论三 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学以致用)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这时期美苏经济发展的认识。
2.判断题- (共1题)
4.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
(1)东汉时张仲景改进造纸工艺,使造纸成本降低纸的质量和产量提高。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
改正:
(2)秦朝时期推行的分封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
改正:
(3)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独立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
改正:
(4)蒸汽机的产泛应用是生产领城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
改正:
(1)东汉时张仲景改进造纸工艺,使造纸成本降低纸的质量和产量提高。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
改正:
(2)秦朝时期推行的分封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
改正:
(3)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独立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
改正:
(4)蒸汽机的产泛应用是生产领城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
改正:
3.选择题- (共12题)
5.
下图所示是我国古代杰出农学家贾思勰的某一著作中的目录(部分)。据此可知,下列关于该著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巨著 |
B.被誉为“中国古代工业百科全书” |
C.表明我国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 |
D.记载的内容全部是有关农作物种植的 |
6.
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上大夫开始向大众普及,从吟诵的诗吟唱的词,到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妇孺皆宜的小说,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下列关于不同时期的文学体裁及代表人物一一对应正确的是
A.唐诗------《凉州行》-------白居易 | B.宋词------《资治通鉴》------苏轼 |
C.元曲------《窦娥冤》------关汉卿 | D.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曹雪芹 |
7.
《大公报》曾刊载一小段加框的“最后新闻”,据北宁路(北平通辽宁的铁路)局接沈阳电话,日军忽于昨晚起对我军发动进攻......这一短短的新闻,想不到就是中国乃至国际局势转人一个 新时期的开始。材料中的中国局势的“新时期”指的是
A.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 B.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拉开序幕 |
C.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开始 | D.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
9.
下图漫画(注: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旨在说明


A.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政府 |
B.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行为不得人心 |
C.皮成变法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
D.五四运动中各阶层联手抵制日货 |
11.
1970年5月28日.英国(约克郡邮报)在题为(中国的胜利)的社论中说道:“这个围绕地球 的装置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最清楚不过地表明了中国现在是个大强国,一个走在前列的强国。”材料表明这“装置”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B.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威胁 |
C.使中国路身航天强国行列 | D.使中国人成功步入太空 |
12.
“封建领主在收取市民们支付的赎金后,向城市颁发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特许状,给予其各项自治权利。城市行会市政当局、市议会等自治组织逐渐发展起来。”材料中的现象发生在
A.古代印度 | B.古代埃及 | C.中世纪欧洲 | D.阿拉伯帝国 |
13.
每一处地名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从非洲西海岸的贝宁奴隶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等地名中,我们可以了解的历史信息是
A.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持续高涨 | B.近代欧洲国家的殖民运动 |
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 D.古代埃及法老的专制统治 |
14.
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规定授权生管理机构对没有实施供水防污措施的机构切断供水,1848年又颁布了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材料表明英国
A.人民环保意识增强 | B.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
C.福利保障制度完善 | D.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
15.
“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神创论。”“书中的观点”指的是
A.启蒙思想 | B.马克思主义 | C.人文主义 | D.生物进化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