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历史一般是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研究历史可以采取不同的历史角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材料二 明朝自宣宗(1398-1435 )以后,很少皇帝能专注于国事,朝廷作为主要操在官僚手中,而皇帝则被赋予浓厚的神秘性格,仲裁百官间的争执,强迫性地执行开明专制。当时的士绅官僚,习惯于一切维持原状,而在这种永恒不变的环境中,形成注重内省的宇宙观,使今人看来,晚明时期显得停滞而无生气。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晚明: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
材料三 有历史学者认为,用“闭关自守”来形容清朝的海外贸易政策是不够恰当的,更不能笼统地说清代前期的海外贸易是闭关锁国政策,它实行的是开海设关、严格管理贸易的政策,从贸易增长的角度来看,清代海外贸易额比宋、明两朝是有发展的。乾隆中期以后的70年间,中西贸易实际上有了真正的发展,整个海外贸易的商品总值不断增加。如1689 –1722年输往欧洲等国的生丝为1833担,1820–1829年增至51662担,茶叶也由1722–1739年的102795担增至1820–1829年的12209534担。
——摘自吴剑雄《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前后引领世界的地区。请以宋代经济为例,说明宋朝引领世界的具体表现。
(2)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材料二中明朝“注重内省”宇宙观形成的原因:你是否同意黄仁宇“停滞”的判断,请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指出概述历史的角度。请从不同于材料三的角度,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
交通工具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轮船古代中国是当时造船和航海的先驱。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造船工场,能够制造战船,汉代已能制造带舵的楼船。唐宋时期,河船和海船都有突出的发展,发明了水密隔壁。明朝的船舶制造在尺度、性能和远航范围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中国造船业发展迟缓。1865 –1866年,清政府相继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建造了“保民”、“建威”、“平海”等军舰和“江新”、“江华”等长江客货船。

——摘编自《中国船舶发展简史》
材料二 火车19世纪,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但发展缓慢……从1928年开始执政的南京国民党政府,虽然制订了大规模发展铁路的计划,但在国衰民穷、连年战争的情况下建成的铁路并不多。到1949年,中国可统计的机车有4069台,分别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机车型号多达198种,人称中国是“万国机车博物馆”……2018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 9万公里以上,运行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

——摘编自《中国铁路发展史》
材料三 飞机2019年3月10日发生在埃塞俄比亚的重大空难,举世震惊。3月11日清晨,中国民航局率先宣布暂停波音737MAX8的商业运行,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称赞和响应。在随后的三天时间里,全球航空公司所运营的波音737MAX被相继停飞,3月13日,最后一个坚持737 MAX安全适航的美国,由总统特朗普亲自下达停飞命令,至此全球371架MAX系列客机全部停飞。对此,有西方媒体指出,这是1978年纯粹中国时刻到来后,中国打破美国左右世界航空安全认证的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摘编自《新闻网》
请回答:
(1)指出与材料一中1865–1866年清政府相继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相关的事件名称。
(2)据材料二概括旧中国铁路(火车)交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旧中国被称为“万国机车博物馆”的主要原因。结合中国梦宏伟蓝图指出我国将高速动车组命名为“复兴号”的寓意。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视角来分析为何把1978年看成纯粹是中国时刻?并指出各国响应中国民航局停飞波音737 MAX机型所反映的信息。
将图片信息转化成文字语言是历史学习的一项技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录是书本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
第三篇 西方据优势地位使得世界:1763—1914年
第十章 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第十三章 俄国
第十四章 中东
第十五章 印度
第十六章 中国和日本
第十七章 非洲
第十八章 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
——节选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第三篇 西方据优势地位使得世界:1763—1914年
第十章 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第十三章 俄国
第十四章 中东
第十五章 印度
第十六章 中国和日本
第十七章 非洲
第十八章 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
——节选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图示是历史的凝练,是历史事件的画龙点睛

——RusselGolderberg, 1900年以来(部分年份),美国人眼里的世界。
请回答:
(1)请从经济角度指出材料一目录反映的“西方据优势地位”的原因,并列举相应的史实例。
(2)以目录中的日本为例,说明“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对其产生的影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
(3)从材料二看1900年美国人有8个月在关注英国,原因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美国在1955年–1958年最关注国家的名称,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4)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21世纪初“美国人眼里的世界”关注焦点的变化轨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中国在2018年中有9个月引起美国高度关注的因素。
2.选择题- (共20题)

A.宋代推行重武轻文的政策 |
B.宋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
C.宋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
D.宋代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 |
地区 | 史实 |
新疆 | 西汉: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 ① 管辖新疆地区。 |
西藏 | 唐朝: ② 、金城公主入吐蕃,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元朝:设 ③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 ④ 。 |
台湾 | 三国时期: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元朝:设 ⑤ ,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清朝: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
A.①驻藏大臣 ②文成公主 ③宣政院 ④伊犁将军 ⑤澎湖巡检司 |
B.①伊犁将军 ②文成公主 ③驻藏大臣 ④市舶司 ⑤五军都督府 |
C.①驻藏大臣 ②文成公主 ③宣政院 ④伊犁将军 ⑤五军都督府 |
D.①伊犁将军 ②文成公主 ③宣政院 ④驻藏大臣 ⑤澎湖巡检司 |
A.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 |
B.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 |
C.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
D.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
时期 | 社会科学 (政治、经济学 和法学等) | 自然科学 (物理学、化学 和生物学等) | 应用科学 (医学、 机器制造等) | 其他 |
1860-1899年 | 22.16% | 29.19% | 40.54% | 8.11% |
1902-1904年 | 61.02% | 21.09% | 10.55% | 7.34% |
A.虎门销烟的刺激 |
B.戊戌变法的推动 |
C.三民主义的提出 |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A.红军长征 | B.西安事变 |
C.七七事变 | D.百团大战 |
A.太平天国运动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B.使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C.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
D.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

A.袁隆平 | B.屠呦呦 |
C.钱学森 | D.邓稼先 |

注:卡特尔,一种垄断性联合企业
A.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
B.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
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
A.彼得一世改革 |
B.农奴制改革 |
C.南北战争 |
D.十月革命 |
A.促进世界走向整体发展 |
B.促成了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 |
C.为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
D.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
B.启蒙运动的开展 |
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
D.《人权宣言》的发表 |
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
B.《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美国独霸中国的企图 |
C.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
D.广田弘毅上台——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
事件 | 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 珍珠港事件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雅尔塔会议 |
时间 | 1939年9月 | 1941年12月 | 1942年7月~ 1943年2月 | 1945年2月 |
影响 | 二战全面爆发 |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 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 标志着二战结束 |
选项 | A | B | C | D |
A.A | B.B | C.C | D.D |
A.世界格局的演变 |
B.冷战的结束 |
C.欧洲的联合 |
D.德国的分裂 |
3.填空题- (共3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