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历史允许合理想象,但要尊重基本的史实。下列都是以史实为基础的历史想象,浏览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图①横线上远古人类的名称。图②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2)图③中书的作者是哪位?写出图④横线上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
(3)图⑤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项重要的制度?在平定图⑥叛乱后,清朝设置什么机构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1)写出图①横线上远古人类的名称。图②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2)图③中书的作者是哪位?写出图④横线上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
(3)图⑤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项重要的制度?在平定图⑥叛乱后,清朝设置什么机构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2.
变革土地关系能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向前发展;当然,由于土地资源的宝贵与有限,也会引起世界各国的掠夺与争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材料三: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2)写出材料二中A法令的名称。B是日本历史上的哪场重大的改革?
(3)19世纪末,以德国为核心组建了哪一大军事集团?它与英、法、俄组建的哪一大军事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
(4)指出材料四中条约的具体名称。材料四中哪一条最能证明巴黎和会的性质?
材料一: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九年级历史上册61页
材料二:世界近代部分国家土地方案A(某法令) | 《宅地法》 | B(某改革) |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 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 |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 |
材料三: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根据条约规定,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归法国开采,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九年级历史下册44页
(1)材料一的中心议题是什么?该材料中“新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中哪一种生产方式?(2)写出材料二中A法令的名称。B是日本历史上的哪场重大的改革?
(3)19世纪末,以德国为核心组建了哪一大军事集团?它与英、法、俄组建的哪一大军事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
(4)指出材料四中条约的具体名称。材料四中哪一条最能证明巴黎和会的性质?
2.选择题- (共10题)
3.
下表史实与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赤壁之战 |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促进了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
C | 安史之乱 |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
D | 澎湖巡检司 | 清朝政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
A.A |
B.B |
C.C |
D.D |
4.
小明周末在家看了一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该纪录片一共分为五集:第一集——奉使西洋;第二集——涉沧溟;第三集——云帆高张;第四集——际天极地;第五集——天下同福。该纪录片描写的主人公应是
A.岳飞 |
B.郑和 |
C.郑成功 |
D.戚继光 |
6.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关于这部约法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A.标志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
B.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
C.宣告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
D.它规定了总统可无限期连任 |
7.
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该规定出自于
A.《天朝田亩制度》 |
B.《中国土地法大纲》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
9.
三权分立是欧美一种关于国家政权架构和权力资源配置的政治学说,它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制衡。体现三权分立的历史文献是
A.《权利法案》 |
B.《人权宣言》 |
C.《独立宣言》 |
D.1787年美国宪法 |
11.
张老师在完成两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任务后,准备搞一次活动课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为此,他特地编写了一个历史剧本,设计了若干历史情节,其中,不合理的一个历史情节是
A.斯蒂芬森在试验自己设计的蒸汽机车 |
B.德国人本茨向人们展示他制造的汽车 |
C.瓦特在电灯下用笔绘制蒸汽机图纸 |
D.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在沙滩试飞成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