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放性试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们结合搜集到的信息,以“我看新医改”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新目标,新理念同学们了解到,当前老百姓对看病就医问题有个形象的比喻:“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卫生院一住,一年工白出。”针对这一状况,《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同学们认识到,医改不是一蹴而就的,医疗问题也绝对不仅仅是国家一方面能够解决的,必须树立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理念。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推进医改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念。(14分)
新发展,新疑问未来3年,为支持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这是新增加的一笔巨大的投入。政府投入这么多资金,这些钱能否花在老百姓的头上,能否让老百姓受益,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患者对医生的不满,几乎已经变成一种普通现象,根源无非是总认为医生面对自己的时候,看的是自己的钱包而不是自己的病,抑或医生态度冷淡、诊断治疗不积极等,然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2)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推动新医改顺利进行。(12分)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们结合搜集到的信息,以“我看新医改”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新目标,新理念同学们了解到,当前老百姓对看病就医问题有个形象的比喻:“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卫生院一住,一年工白出。”针对这一状况,《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同学们认识到,医改不是一蹴而就的,医疗问题也绝对不仅仅是国家一方面能够解决的,必须树立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理念。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推进医改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念。(14分)
新发展,新疑问未来3年,为支持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这是新增加的一笔巨大的投入。政府投入这么多资金,这些钱能否花在老百姓的头上,能否让老百姓受益,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患者对医生的不满,几乎已经变成一种普通现象,根源无非是总认为医生面对自己的时候,看的是自己的钱包而不是自己的病,抑或医生态度冷淡、诊断治疗不积极等,然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2)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推动新医改顺利进行。(12分)
2.图表题- (共4题)
2.
(25分)2010年,中国的现代化到了一个攸关未来的路口。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软肋”尽显,而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今后,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调结构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材料一中德美国内生产总值(GDP)情况比较
材料二根据IEA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007年又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2008年超过北美、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总和。2009年,中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材料三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地球气候已经大大超出其生态警戒线。为应对气候混乱状态,需要有一个所有国家认可和参与的国际协议来划分责任,促进合作。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声明: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3)材料三中,“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负责的。”请分析温家宝这一声明的政治学依据。(7分)
(4)经济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但“调结构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这一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请说出
材料一中德美国内生产总值(GDP)情况比较
国家 | 五年GDP平均增长(%) | 人均GDP (美元) | 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美元) |
德国 | 2.26 | 33099 | 1.72 |
美国 | 1.10 | 42067 | 2.62 |
中国 | 10.04 | 3782 | 12.87 |
材料二根据IEA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007年又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2008年超过北美、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总和。2009年,中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材料三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地球气候已经大大超出其生态警戒线。为应对气候混乱状态,需要有一个所有国家认可和参与的国际协议来划分责任,促进合作。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声明: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3)材料三中,“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负责的。”请分析温家宝这一声明的政治学依据。(7分)
(4)经济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但“调结构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这一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请说出
3.
(32分)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广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7月—2009年6月广东省A市和B市GDP增长率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A市政府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企业注重技术研发,大力营造自主品牌和良好形象,内外销市场兼顾,在危机中经受住了考验;B市政府努力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大多数企业是港台企业,长期专注于“制造”,因依靠外销“订单生产”,在危机中无力应对,只能被动等待国际市场复苏,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材料三:B市家具行业人士称,家具业面临的矛盾太多,产品从外销转为内销绝不仅仅是市场的转换,从应对激烈的价格战到产品色彩的设计,企业都要重新开始,这几乎是一项需要重新更换生产线、重新组建人马的复杂工程。
⑴ 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⑵ 结合材料二回答,企业要保持长期发展,主要依靠哪些因素?(12分)
⑶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我国政府注重发展经济?(9分)
⑷ 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普遍性知识评析“没有矛盾,企业才能发展。”(8分)
材料一:2008年7月—2009年6月广东省A市和B市GDP增长率情况

材料二:近年来,A市政府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企业注重技术研发,大力营造自主品牌和良好形象,内外销市场兼顾,在危机中经受住了考验;B市政府努力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大多数企业是港台企业,长期专注于“制造”,因依靠外销“订单生产”,在危机中无力应对,只能被动等待国际市场复苏,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材料三:B市家具行业人士称,家具业面临的矛盾太多,产品从外销转为内销绝不仅仅是市场的转换,从应对激烈的价格战到产品色彩的设计,企业都要重新开始,这几乎是一项需要重新更换生产线、重新组建人马的复杂工程。
⑴ 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⑵ 结合材料二回答,企业要保持长期发展,主要依靠哪些因素?(12分)
⑶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我国政府注重发展经济?(9分)
⑷ 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普遍性知识评析“没有矛盾,企业才能发展。”(8分)
4.
阅读材料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9月珠三角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材料二广东各区域发展情况:如图
材料三:在国务院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珠三角发展正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借国际金融危机之机,促进珠三角的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双转移的措施落实,进一步缩小区域差异,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山区工业化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推动品牌化,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向品牌效益转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发展珠三角经济发展有利于带动广东经济的发展,广东经济社会大发展又有利于提升广东文化大省建设。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广东经济社会大发展又有利于提升广东文化大省建设。
(3)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根据材料三就如何实现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提几条建议。

材料一: 2009年1—9月珠三角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 GDP总值(万亿元) | GDP增速 | 人均GDP |
长三角 | 53956 | 15% | 45072元 |
珠三角 | 29745 | 12.6% | 62643元 |
材料二广东各区域发展情况:如图
材料三:在国务院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珠三角发展正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借国际金融危机之机,促进珠三角的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双转移的措施落实,进一步缩小区域差异,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山区工业化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推动品牌化,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向品牌效益转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发展珠三角经济发展有利于带动广东经济的发展,广东经济社会大发展又有利于提升广东文化大省建设。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广东经济社会大发展又有利于提升广东文化大省建设。
(3)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根据材料三就如何实现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提几条建议。
5.
(26分)表1:2008年-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按季度统计)

注:2009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为8%。
材料一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
形势,中央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时出
台、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推出总额
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材料二 2009年9月末,我国出口连续第三个月超过1000亿美元,环比增长11. 8%,但
同比下降15.2%。我国出口仍有隐忧,如国际贸易摩擦日益突出,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
头。当前部分经济体以满足国内利益为由,借反倾销、“特保”之名,针对中国等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恶劣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坚决反
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1)请你描述表一中所反映的我国经济运行态势,(3分)请你结合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
分析近两年来,我国是如何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12分)
(2)从唯物论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能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率先取得经济的复苏。(8分)
(3)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哪些原则?(3分)

注:2009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为8%。
材料一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
形势,中央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时出
台、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推出总额
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材料二 2009年9月末,我国出口连续第三个月超过1000亿美元,环比增长11. 8%,但
同比下降15.2%。我国出口仍有隐忧,如国际贸易摩擦日益突出,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
头。当前部分经济体以满足国内利益为由,借反倾销、“特保”之名,针对中国等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恶劣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坚决反
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1)请你描述表一中所反映的我国经济运行态势,(3分)请你结合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
分析近两年来,我国是如何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12分)
(2)从唯物论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能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率先取得经济的复苏。(8分)
(3)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哪些原则?(3分)
3.材料分析题- (共2题)
6.
(26分)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战略部署。
会上***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材料二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在政治上出问题,往往开始于思想道德和生活上的腐化堕落,因此不要认为吃吃喝喝,收受礼品是小事一桩,不过是生活小节问题,只要在大是大非上别出纰漏就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言一行都会给党的事业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生活无小事,人生无小事。骄纵起于奢侈,危亡起
于细微。
材料三 据统计,当前职务犯罪从传统的“59现象”向“35现象”转变,某市检察院发布一份关于35岁以下干部群体职务犯罪报告显示,他们普遍都具有高学历高才能,但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贪图享乐,沾染不良嗜好。个别单位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着重学历能力、不重思想素质的情况,导致少数思想素质、个人品德不过关的人走上领导岗位。
(1)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2分)
(2)从《生活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8分)
(3)请运用《文化生活》所学的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认识。(6分)
会上***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材料二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在政治上出问题,往往开始于思想道德和生活上的腐化堕落,因此不要认为吃吃喝喝,收受礼品是小事一桩,不过是生活小节问题,只要在大是大非上别出纰漏就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言一行都会给党的事业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生活无小事,人生无小事。骄纵起于奢侈,危亡起
于细微。
材料三 据统计,当前职务犯罪从传统的“59现象”向“35现象”转变,某市检察院发布一份关于35岁以下干部群体职务犯罪报告显示,他们普遍都具有高学历高才能,但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贪图享乐,沾染不良嗜好。个别单位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着重学历能力、不重思想素质的情况,导致少数思想素质、个人品德不过关的人走上领导岗位。
(1)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2分)
(2)从《生活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8分)
(3)请运用《文化生活》所学的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认识。(6分)
7.
(20分)2009年广东省人均GDP达到40748元,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同时,省政府非常重视强化文化建设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教活动,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公里文化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一批数字出版、动漫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材料二:历时三年,七易其稿,《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于2009年12月颁布实施。它描绘了我省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八大方面公共服务的蓝图。这是实现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⑴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原因是什么?(6分)
⑵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政府要履行好哪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6分)
⑶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政府是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8分)
材料一:201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教活动,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公里文化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一批数字出版、动漫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材料二:历时三年,七易其稿,《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于2009年12月颁布实施。它描绘了我省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八大方面公共服务的蓝图。这是实现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⑴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原因是什么?(6分)
⑵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政府要履行好哪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6分)
⑶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政府是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8分)
4.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开放性试题:(1道)
图表题:(4道)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