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17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9

1.综合题(共2题)

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商朝的文化是一个灿烂的文明,是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的开始。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材料三 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朝,即所谓进奏院状,作为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进奏院状主要涉及皇帝的活动、诏旨和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至于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信息,则并不多见。
材料四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请回答:
(1)请举一例说明材料一观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在争鸣的各学派中,哪一个学派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比较受统治者的推崇?哪一学派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唐代以来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与我国古代哪两大科技发明密切相关?
(4)据材料四,请用史实支持作者观点。
(5)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文化史。上述璀璨的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风貌?
2.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皆为非法”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是指何国?这一大国的出现开始于哪一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出现”的法律文件名称。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这部文献是什么机构制定的?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

2.选择题(共13题)

3.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有关这一主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B.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C.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康熙帝册封五世达赖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4.
下列三幅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B.加强亚欧非三洲联系
C.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D.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
5.
清朝以夜郎自大的心态,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的防线,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这道防线是指(  )
A.设立军机处B.大兴文字狱C.闭关锁国D.重农抑商
6.
“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下列符合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
A.新航路开辟B.光荣革命C.文艺复兴D.罗斯福新政
7.
有学者认为:“实际上,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对“远航探险”的正确理解是()
A.宣扬了罗马教皇的声威
B.此前从未出现过大规模的远航
C.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D.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8.
发展资本主义是近代历史的进步潮流,下面四个同学收集的资料中有错误的是甲:“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乙:英国和美国都是通过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丙: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丁: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A.甲
B.乙
C.丙
D.丁
9.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
①《权利法案》
②《独立宣言》
③《人权宣言》
④《国际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10.
某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男女主角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
B.泰晤士河边工厂林立,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人们可以乘坐火车出行
D.男主开汽车接女主参加周末聚会
11.
创新与发展是每个国家都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工业
C.实行征兵制度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12.
列宁在评价某文献时说: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此文献是()
A.《共产党宣言》B.《独立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人民宪章》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14.
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筑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
A.恢复工业B.整顿金融业C.调整农业D.兴办公共工程
15.
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周期性特别强B.持续时间比较长
C.破坏性特别大D.涉及范围特别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