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鱼峰区2017年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7516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1

1.综合题(共3题)

1.
改革和恰当的政策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冯太后听从大臣的建议,革除部落旧俗,仿照汉制进行政治、经济改革。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他义无反顾地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接着就推出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一系列全面改革举措。文帝及其祖母冯太后成功地承当起了促进“胡汉融合”的任务,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邓小平
材料五:有人曾这样概述改革的作用:第一,它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第二,它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三,它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途径;第四,它是落后国家自强御侮的必然选择;第五,它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庶人之富者”主要指的是哪个阶级?
(2)材料二中的孝文帝是哪个政权的政治家、改革家?据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3)为应对材料三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了哪一政策?该政策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什么做法?
(4)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
(5)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请在材料五中选择一个作用,举一例进行简要说明。
2.
14世纪至20世纪初,是世界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时期,那也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近代化历程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历程

材料三: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洋务派举办新式教育事业,洋务派首先感到的是急需翻译人才,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招收满族学生入馆学习,除学习外文外,还学习汉文。以后又陆续设立了一批以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为主的学校。为了适应近代化工业的需要,洋务派举办了以学习外国科学技术为主的各类学堂。
----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政治家、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和军人,新政府效法西方国家建立了近代学校体系,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14世纪——20世纪初西方及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
(2)联系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从材料三、四我们可以归纳出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的相同点有哪些?
(3)西方近代民主思想最早产生于什么事件中?中国仿效过西方近代的民主政治制度吗?举一例说明。
3.
东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缩影,不同时期的东北折射着历史发展的轨迹。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爱国义举篇】
(1)什么事件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南北?1936年东北军参与发动了哪一场“兵谏”?这两个历史事件的主角都是哪一位东北军将领?
【抗日烽火篇】
(2)20世纪30年代,哪一事件发生后东北人民开始进行抗日武装斗争?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个城市?
【抗争胜利篇】
(3)二战后期,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是哪一次国际会议作出的决定?自日本法西斯侵略东北以来,东北人民前后经过了多少年的努力才获得了完全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哪场战役的胜利使东北全境获得了解放?
【崛起振兴篇】
(4)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建立了鞍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现代工业企业,这些成就得益于建国后为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国家采取的哪项措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东北又取得了大庆油田建成投产等多项建设成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谁?

2.选择题(共10题)

4.
千古名篇《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其作者被称为( )
A.“画圣”B.“诗圣”C.“书圣”D.“医圣”
5.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与美、英、法等国签订的新约,原则上承认了中国关税自主,部分地提高了进口税率,这在实际上废止了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相关规定?( )
A.《南京条约》B.《南京条约》附件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歌曲出现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7.与“十万”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分别是百万位和万位。(判断对错)
8.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与哪一国策的成功实施有关( )
A.科教兴国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一国两制D.民族区域自治
9.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到:“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 )
A.中美开始了长期对立B.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
10.
美国财政部2016年4月20日宣布,新版20元美钞正面将被印上美国著名废奴主义者哈丽雅特·塔布曼的头像。这意味着塔布曼将成为“亮相”美钞的首名非洲裔美国人和一个世纪以来美钞上出现的首名女性。请问,美国历史上是谁给予了黑人奴隶自由? ( )
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奥巴马
1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这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但丁
12.
重大战役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战争局势的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
A.中途岛战役B.诺曼底登陆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D.凡尔登战役
13.
(题文)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是(  )
A.电子计算机B.生物工程C.航天技术D.原子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