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东省湛江二十七中九年级(上)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1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9

1.综合题(共2题)

1.
《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美、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起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过程,不断探索改革,在经济、外交、国防、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列举近代上,我国“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四则事例。
(2)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创新,推行什么外交政策?列举新中国50年代和70年代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3)在解决遗留的历史问题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我国创新地实行什么方针政策?
2.
国共合作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国共两党之间关系如何曾经直接影响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纲领,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在各地“清共”,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坡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中国大地陷入了一片血雨腥风之中。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
材料三:“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希望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夜潭,想到台湾各地走一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请问这场革命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战争是什么?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国民党专门创办了一所什么学校?
(2)结合材料二,请写出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两次起义?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7世纪却被哪个***的谈话表达了自己的殷切希望,其中“如果有这样可能”指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两岸关系的发展?

2.选择题(共20题)

3.
南宋时“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的现象,是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下列事件对民族融合的加强客观上有促进作用的是( )
A.商鞅变法B.靖康之变
C.王安石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
4.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5.
元朝时设置宣政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二者的相同作用是(    )
A.管理西藏地区的宗教、军事、政治等事
B.监督西藏达赖喇嘛继承人的遴选与继位
C.专门管理西藏和全国的佛教事务
D.负责保护丝绸之路,加强东西方经济文化往
6.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7.
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8.
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舰船数量的劣势     B. 洋务运动的贡献
C. 甲午战败的原因     D. 维新变法的成效
9.
2009年中国《工业化蓝皮书》指出:船舶制造工业是我国当前现代化水平最高的行业,该行业在我国近代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0.
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0.9W;当滑片P移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且消耗的功率为2W.下列说法正确的时(   )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0.9W;当滑片P移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且消耗的功率为2W.下列说法正确的时(   )

1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0.9W;当滑片P移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且消耗的功率为2W.下列说法正确的时(   )

14.
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15.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16.
下旬***诗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创建新中国道路上发生的历史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爆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②①④
17.
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二十三日星期六。”作为历史记录,它已定格为永恒。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
A.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
C.抗战胜利,南京光复
D.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18.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19.
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
A.西藏和平解放B.抗美援朝的开始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土地改革的完成
20.
***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A. 雅克萨之战
B. 渡江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抗美援朝战争
21.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2.
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朝鲜停战协定》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