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分类练习:文化传承与创新(部分有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5006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7

1.图表题(共3题)

1.
(2008·山东文综,28)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揭示下图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能够促进这些信息所示变化的财政措施。

(2)山东文化底蕴深厚。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3)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全省人民的共同参与。某校高一(3)班学生以“山东省基层群众自治状况”为课题,组成了研究性学习小组。该小组搜集到以下资料:从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山东省81 055个建制村中,已有80 490个村通过投票选举完成村民委员会换届,选民参选率高达94.6%。
该小组针对所搜集资料中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展开了热烈讨论。假如你是小组成员,请全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2.
(2006·上海文综,14)古往今来,中国形成了许多传统节日。下面两图描述了某一节日的部分情景,该节日是。两图反映的节日活动分别是、。
3.
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9分)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6分)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4.
(2009.济南外国语学校质量检测)材料一: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于2008年10月20日在济南开幕,11月8日闭幕。京剧是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20世纪初,受西方民主和自由思想的影响,京剧创作进入辉煌时期,并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京剧被正式列为国粹,《沙家浜》等剧目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
材料二:2008年2月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将15首京剧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级,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京剧的发展与推广给我们的启示。(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教育部推进京剧进课堂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4分)

3.选择题(共6题)

5.

按要求该换句子的形式。(不能改变原意)

①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反问句)

②父亲坚决的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陈述句)

6.

按要求该换句子的形式。(不能改变原意)

①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反问句)

②父亲坚决的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陈述句)

7.

下列词语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语?说说理由。

①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②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8.

下列词语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语?说说理由。

①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②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9.

从下列词语中找出6对近义词,分别填在括号里。

残暴  含糊   安宁  可惜

占据  坚决   模糊  残酷

坚定  安定   惋惜  占领

{#blank#}1{#/blank#}--{#blank#}2{#/blank#}    {#blank#}3{#/blank#}--{#blank#}4{#/blank#}    {#blank#}5{#/blank#}--{#blank#}6{#/blank#}

{#blank#}7{#/blank#}--{#blank#}8{#/blank#}    {#blank#}9{#/blank#}--{#blank#}10{#/blank#}    {#blank#}11{#/blank#}--{#blank#}12{#/blank#}

10.

识读下图,关于这场战争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削弱了英美的国际地位 ②埃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③美苏的势力乘机渗透此地区 ④中东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呈现高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3道)

    材料分析题:(1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