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6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请就以下两次著名历史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敕勒歌》
注:大家熟知的《敕勒歌》原为高车族创作,后来被译鲜卑语,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以汉语为正音,《敕勒歌》才被译为汉语保存流传下来。
【小题1】举例说出商鞅之法中使“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措施?(3分)
【小题2】孝文帝改革有什么重要的意义?(1分)
【小题3】请就孝文帝改革后“汉人胡化”,“胡人汉化”各举一例。(2分)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敕勒歌》
注:大家熟知的《敕勒歌》原为高车族创作,后来被译鲜卑语,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以汉语为正音,《敕勒歌》才被译为汉语保存流传下来。
【小题1】举例说出商鞅之法中使“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措施?(3分)
【小题2】孝文帝改革有什么重要的意义?(1分)
【小题3】请就孝文帝改革后“汉人胡化”,“胡人汉化”各举一例。(2分)
2.
(9分)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感同身受。中国商务部14日的消息称,为支持日本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中国政府将向日本政府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近代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为发展资本主义,日本在“殖产兴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小题2】二战后,哪些因素促成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分)
【小题3】日本在近代史上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我们为什么还要为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3分)
【小题1】近代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为发展资本主义,日本在“殖产兴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小题2】二战后,哪些因素促成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分)
【小题3】日本在近代史上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我们为什么还要为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3分)
3.
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也可以相互借鉴。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材料二:“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主人所负的义务。人民创立了国家;人民通过一致的同意让国家继续生存下去。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处于困境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不是作为一桩慈善事业,而是做为一种社会义务。”——罗斯福
材料三:“多种多样才能合成世界,有此有彼、又黑又白”——贺拉斯(古罗马诗人)
【小题1】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小题2】“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罗斯福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对失业者进行援助?
【小题3】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小题4】邓小平是20世纪著名的改革家,1992年他面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提出判断是非的三个标准是什么
【小题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材料二:“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主人所负的义务。人民创立了国家;人民通过一致的同意让国家继续生存下去。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处于困境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不是作为一桩慈善事业,而是做为一种社会义务。”——罗斯福
材料三:“多种多样才能合成世界,有此有彼、又黑又白”——贺拉斯(古罗马诗人)
【小题1】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小题2】“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罗斯福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对失业者进行援助?
【小题3】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小题4】邓小平是20世纪著名的改革家,1992年他面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提出判断是非的三个标准是什么
【小题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
2.选择题- (共19题)
5.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葡人麦哲伦横渡太平洋,启菲律宾群岛,绕世界一周有史以来,最光焰之时代也。而我泰东大帝国,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之巨人郑和在”。以下关于郑和远航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郑和远航目的和麦哲伦一样,都是为了殖民扩张
B. 郑和远航后,我国下南洋(东南亚地区)的人增多,促进了南洋开发
C. 加强了与亚欧各国的联系
D.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亚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A. 郑和远航目的和麦哲伦一样,都是为了殖民扩张
B. 郑和远航后,我国下南洋(东南亚地区)的人增多,促进了南洋开发
C. 加强了与亚欧各国的联系
D.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亚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
“壮哉!武昌起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道出了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20世纪以来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 |
B.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C.形成了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思想大解放 |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
7.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9.
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下图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A.李宗仁 | B.彭德怀 | C.张学良 | D.杨虎城 |
16.
“难道,万有引力只是一个传说?于是人们假想:或许天王星旁边有一颗“隐形”的星星,它有巨大的力量“拖”着天王星”。在1844年,法国人勒维烈“除了一支笔,一瓶墨水和一张纸以外,再也不用任何别的仪器,就预言了一个极其遥远的人们还不知道的星球(海王星),该语言赞赏的是
A.上帝创世纪论 | B.达尔文的进化论 | C.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