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什么变法?(1分)
(2)根据材料一指出变法的主要内容。(2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2分)
(4)两次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何共同作用?(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什么变法?(1分)
(2)根据材料一指出变法的主要内容。(2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2分)
(4)两次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何共同作用?(1分)
2.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大国崛起的历程,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国崛起》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材料二 :《大国崛起》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材料三: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四: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摘自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2分)
(2)材料二中的“岛国”指哪一个国家?(1分)它是以什么重大事件为起点来 “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1分)
(3)材料三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的领导人是谁? (1分)材料四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谁?(1分)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分)
(4)上述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2分)
(5)大国崛起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什么启示?(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国崛起》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材料二 :《大国崛起》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材料三: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四: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摘自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2分)
(2)材料二中的“岛国”指哪一个国家?(1分)它是以什么重大事件为起点来 “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1分)
(3)材料三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的领导人是谁? (1分)材料四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谁?(1分)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分)
(4)上述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2分)
(5)大国崛起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什么启示?(1分)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
材料三: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1分)
(2)根据材料一,列举出英国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资产阶级革命(列举出两例)。(2分)
(3)材料一中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请举一例证明之。(1分)
(4)材料三 反映了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把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2分)
(5)两次科技革命有何共同的积极影响?(1分)给我们什么启示?(1分)
材料一 :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
材料三: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1分)
(2)根据材料一,列举出英国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资产阶级革命(列举出两例)。(2分)
(3)材料一中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请举一例证明之。(1分)
(4)材料三 反映了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把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2分)
(5)两次科技革命有何共同的积极影响?(1分)给我们什么启示?(1分)
2.选择题- (共21题)
7.
有学者在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发展的背景时写道: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传播基督教的热情、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掌握大量天文地理知识……据此可推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第一次世界大战 |
C.工业革命的兴起 | D.资产阶级革命 |
11.
比较早期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因方面:英法美三国都是有相同之处的,都是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
B.过程方面: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人民斗争体现得一点也不激烈 |
C.手段上讲:三者都有颁布法律文件和武装革命的形式 |
D.结局来看:英法两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而美国走向共和 |
14.
拿破伦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法典”。该法典产生于( )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 | B.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
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 |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
21.
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发起“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征询投票活动,最终马克思以票数第一当选,马克思当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领导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 |
B.创立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 |
C.参加了1871年巴黎公社 |
D.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