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
材料一: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他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
材料二: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 以籍忠臣。”
材料三: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1)材料一中提到“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那么他是怎样“设计”这一模式的?为巩固和完善这一制度,西汉时所采取的主要思想措施和隋朝时所创立的选官方法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
(3)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明朝和清朝统治者所进行的“改组”,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材料一: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他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
材料二: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 以籍忠臣。”
材料三: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1)材料一中提到“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那么他是怎样“设计”这一模式的?为巩固和完善这一制度,西汉时所采取的主要思想措施和隋朝时所创立的选官方法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
(3)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明朝和清朝统治者所进行的“改组”,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
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它并非一帆风顺。
材料一: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1500年前后开始,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分散割据的世界被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第二浪潮是从 19世纪初到一战前,两次科技领域的革新成为主要推动力……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第三次浪潮,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材料二:漫画(见下图)

材料三: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

材料四:英国的“脱欧”举动在欧盟内部引来一片哀叹。法国前总统奥兰德对英国的决定表示
极度遗憾。他认为这是一个“痛苦的选择”,但他尊重这个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哪一个历史事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次浪潮?推动第二次浪潮的“两次科技领域的革新”指的分别是什么?出现“第三次浪潮”的根本推动力及其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了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4)有人认为:英国脱离欧盟,说明经济全球化将被逆转。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你认为欧盟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1500年前后开始,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分散割据的世界被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第二浪潮是从 19世纪初到一战前,两次科技领域的革新成为主要推动力……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第三次浪潮,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材料二:漫画(见下图)

材料三: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

材料四:英国的“脱欧”举动在欧盟内部引来一片哀叹。法国前总统奥兰德对英国的决定表示
极度遗憾。他认为这是一个“痛苦的选择”,但他尊重这个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哪一个历史事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次浪潮?推动第二次浪潮的“两次科技领域的革新”指的分别是什么?出现“第三次浪潮”的根本推动力及其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了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4)有人认为:英国脱离欧盟,说明经济全球化将被逆转。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你认为欧盟应该怎么做?
2.选择题- (共15题)
3.
“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
C.抵御了外来侵略 | D.促进了民族融合 |
6.
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宋朝,你可以看到的有( )
①瓦子里很热闹,是主要的娱乐场所 ②很多妇女的脚很小
③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 ④很少有人骑马出行
①瓦子里很热闹,是主要的娱乐场所 ②很多妇女的脚很小
③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 ④很少有人骑马出行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8.
《全球通史》:“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
A.郑和下西洋 | B.新航路的开辟 | C.郑成功收复台湾 | D.清军进入台湾 |
9.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A.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
B.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事务 |
C.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
D.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
11.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朝代 | 人物 | 事件 | 结果 |
明朝 | 戚继光 | 戚继光抗倭 |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
清朝 | 郑成功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
清朝 | 康熙 | 雅克萨之战 | 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
A.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
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 |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
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
13.
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进行制度创新,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兴起人文主义思潮,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
③率先进行机器生产,成为“世界工厂” ④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①进行制度创新,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兴起人文主义思潮,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
③率先进行机器生产,成为“世界工厂” ④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4.
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认为,1848年2月发表的某一文献,“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魔鬼学说。”该文献是( )
A.《独立宣言》 |
B.《人权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5.
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B.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
D.攻占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
16.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家关系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下列关于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格局影响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
B.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二战后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形成 |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形势趋向缓和,但局部地区仍然紧张,多极化格局形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