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479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9/1

1.综合题(共2题)

1.
2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的屈辱来自海上,未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也离不开海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昔日的辉煌)
材料一:“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
(1) “他”的远航最远到达哪些地方?
(曾经的苦难)
材料二:“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中国古代航海家
(2) 请举一例明朝中后期“危险亦来自海上”的事例。
(3) 近代列强的侵略主要来自海上,哪一事件激起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反对议和,请求变法”的呼声?
(复兴的梦想)
材料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周恩来
(4) 根据材料三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历史事件名称。
材料四:1945年9月3日。这个明亮、清新的秋日,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年轮中。以这个胜利之日为标志,中华民族摆脱向下沉沦的衰败轨迹,开始走向振兴。
(5) 据此回答,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上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开启中国经济、政治近代化的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2分)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3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1分)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1分)

2.选择题(共18题)

3.
“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4.“π”在自然科学中应用广泛,世界上第一次把π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    )
5.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属于维护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实是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戚继光抗倭  ③郑和下西洋  ④西汉设西域都护 ⑤元朝设宣政院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

材料二: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材料三: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请回答: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

材料二: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材料三: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请回答:

8.下图的基因模型为某种酶的基因内部和周围的DNA片段情况。距离以千碱基对(kb)表示(但未按比例画出),基因长度共8kb,人为划分a-g7个区间,转录直接生成的mRNA中d区间所对应的区域会被加工切除,成为成熟的mRNA。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9.
下列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书圣——王羲之B.关汉卿——《窦娥冤》
C.苏轼——北宋词人D.《红楼梦》——我国最优秀的神话小说
10.下列关于一些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1.下列关于一些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2.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此时集结在泰州的人民解放军正在准备什么战役?
A.淮海战役B.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平津战役
13.某种狗的毛色受到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G)对棕色(g)为显性;颜色表达(H)对颜色不表达(h)为显性,无论黑色或棕色基因是否存在,只要颜色不表达基因存在,狗的毛色为黄色。某人让一只棕色公狗与一只黄色母狗交配繁殖多次,后代中三种颜色的狗都有一定数量。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4.
电视剧《潜伏》里有这样一个场景:保密局天津站吴站长很沉痛地告诉余则成等特务:锦州沦陷了。“锦州沦陷”和下列哪场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5.
***说:“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16.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17.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18.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西安事变的讨论。其中,哪位同学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
A.小华: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的主张
B.小李: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C.小林: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D.小王: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要求处决蒋介石
19.
吉林省长春市素有“汽车城”之称,这里曾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和第一辆汽车,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其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A.解放战争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大跃进”时期
20.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中共公布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