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黑龙江五大连池市高级中学“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451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在江苏无锡拉开了第九届亚洲艺术节的帷幕。作为“2007中日韩文化交流年”的重要活动,本届亚洲艺术节将以“心的期待,新的未来”为主题,目的是加强三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有人认为,文化唯有交流才能创新,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11分)
2.
2008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悲喜。然而,这个年度给我们的记忆不仅仅是悲伤或欣喜,还包括一种顽强向上生长的力量--在地震的阵痛中,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不屈和坚韧;在奥运梦圆那一刻,在太空漫步那一瞬间,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强;在金融风暴、奶粉事件等危机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更正视到了肩头的责任和担当。历史将会记载2008中国不平凡经历。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2008中国不平凡经历,见证了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
(2)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2.开放性试题(共1题)

3.
情境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1)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6分)
情境二: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5分)
情境三: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荧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6分)

3.选择题(共2题)

4.

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的气化的主要反应是:C+H2O(g) CO+H2,CO和H2的混合气体是合成多种有机物的原料气,研究由CO、H2合成有机物的化学称为一碳化学。下图是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图:

其中,D易溶于水,且与CH3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F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是D中的3倍,H经催化氧化可得到G。请回答下列问题:

5.

照样子,写成语。

例:起死回生

{#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开放性试题:(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