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材料一 2010年上半年,Y市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正在形成。有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2%,比全省增幅高3.1个百分点。Y市2010年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1.5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3%,拉动全市GDP增长6.2个百分点;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9.8%,拉动GDP增长6.8个百分点;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负11.4%,下拉GDP1.6个百分点。
材料二 2000年以来,Y市消费率从46%以上逐步下降到42%左右,而且低于西部一些城市。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10分)
材料二 2000年以来,Y市消费率从46%以上逐步下降到42%左右,而且低于西部一些城市。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10分)
2.
2010年3月21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中国将坚持以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继续优化投资结构,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努力实现增投资、扩消费、惠民生的一举多得。
(1)简述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生活依据。(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8分)
(1)简述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生活依据。(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8分)
2.图表题- (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表格和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表一:近五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注: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 000万左右。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2007年~2009年约有300万人没找到工作。
表二:我国2008年的人才供需结构对比
材料 2010年3月26日,中国人才热线发布的2010年首份《大学生、研究生求职调查》显示,近七成大学生和研究生仍然选择在深京穗津沪这五座大城市工作,而深圳特区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此次调查数据来源于全国收集的5 000份问卷,调查显示,23%的学生将深圳特区作为就业首选城市,在就业城市榜单中位居第一;其次是北京和广州,各占16%;选择在天津和上海就业共计8%。选择上述五大城市就业的大学生的比例在全体大学生中占近七成。
(1)表一、表二及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2)如果你是2011年毕业的一名大学生,谈谈你应如何解决自己的就业难题。
表一:近五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408 | 495 | 559 | 610 | 630 |
注: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 000万左右。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2007年~2009年约有300万人没找到工作。
表二:我国2008年的人才供需结构对比
| 硕士生及其以上 | 本科毕业生 | 大专毕业生 |
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 | 19% | 47% | 35% |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 17% | 67% | 26% |
材料 2010年3月26日,中国人才热线发布的2010年首份《大学生、研究生求职调查》显示,近七成大学生和研究生仍然选择在深京穗津沪这五座大城市工作,而深圳特区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此次调查数据来源于全国收集的5 000份问卷,调查显示,23%的学生将深圳特区作为就业首选城市,在就业城市榜单中位居第一;其次是北京和广州,各占16%;选择在天津和上海就业共计8%。选择上述五大城市就业的大学生的比例在全体大学生中占近七成。
(1)表一、表二及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2)如果你是2011年毕业的一名大学生,谈谈你应如何解决自己的就业难题。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图表题:(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