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寒庶之族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两宋时期取土范围的扩大,…还表现在参加科举考过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中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太宗即位后,即开始看力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
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它创立于什么朝代?材料二: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寒庶之族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两宋时期取土范围的扩大,…还表现在参加科举考过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中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太宗即位后,即开始看力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
——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朝科举制度的新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举考试改革对宋代社会有什么影响?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朝顾炎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明朝的八股取士。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二: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2)请写出表格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内容
材料三: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使清王朝幅员辽阔,气势恢宏,成为亚洲头号强国,也是世界强国之一,并且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留给今人一份宝贵的遗产。应该说,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统治者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作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有关。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1)结合所学,举一例说明“贵国所踞”之前,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余既来索”的最终结果如何?材料二: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方位 | 地区 | 管辖机构 |
① | ② | 设伊犁将军 |
西部 | 西藏 | ③ |
东南 | 台湾 | ④ |
(2)请写出表格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内容
材料三: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使清王朝幅员辽阔,气势恢宏,成为亚洲头号强国,也是世界强国之一,并且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留给今人一份宝贵的遗产。应该说,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统治者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作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有关。
——《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
(3)依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国家统一”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清朝前期与国内分裂势力做斗争的典型事例。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回答,图一反映了中外交往的什么事件?同一朝代中外交往还有什么典型事件?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材料三:郑和统率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七下西洋,持续28年之久,“云帆高张,昼夜星驰”,航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标志明代中国外交达到了鼎盛,达到了中国古代航海外交的巅峰,在中国古代外交关系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回答,图一反映了中外交往的什么事件?同一朝代中外交往还有什么典型事件?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2)依据材料回答,宋代对外交通路线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郑和统率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七下西洋,持续28年之久,“云帆高张,昼夜星驰”,航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标志明代中国外交达到了鼎盛,达到了中国古代航海外交的巅峰,在中国古代外交关系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019.4.15光明网《郑和七下印度洋:中国古代航海外交的巅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为什么说郑和的远航就是“中国古代航海外交的巅峰”?2.选择题- (共16题)
6.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符合上述内容的单元特征是
A.国家的产生和大变革 |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7.
名画《步辇图》描述的是公元640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求婚的场景。据此,你得出的结论是


A.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
B.唐朝与各个民族都实现了通婚 |
C.它是汉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
D.唐朝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 |
8.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些都体现了宋朝
A.商业繁荣 |
B.重农抑商 |
C.重文轻武 |
D.等级森严 |
10.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这部不朽的巨著是
A.《西游记》 |
B.《资治通鉴》 |
C.《三国演义》 |
D.《水浒传》 |
11.
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岳飞纪念馆,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的长眠之地,也是历代人民凭吊、瞻仰岳飞的纪念场所。岳飞之所以受人民尊敬,是因为


A.岳飞主张与辽签订《澶渊之盟》 |
B.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 |
C.岳飞坚持抗元斗争,宁死不屈 |
D.岳飞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 |
15.
***《沁园春 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下事迹属于成吉思汗的是( )
A.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
B.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
C.先后灭西夏、金、南宋,统一中国 |
D.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 |
17.
“在首领湿巴锡的领导下,他们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层层堵截和追击,战胜严寒酷暑和疾病等重重困难,历时八个月,行程万余里。最终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妥善安置。”这段文字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
B.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
C.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 |
D.册封达赖和班禅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