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模块测试政治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331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开放性试题(共1题)

1.
某校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高一(1)班同学积极响应,组织了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小李同学指出,“加强民族团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辨析小李同学的观点。(9分)

2.材料分析题(共3题)

2.
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议》是中共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后制定的。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9分)
3.
材料一 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会议对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原则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但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会议只达成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中国主张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加强国家间的沟通,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并声明: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1)材料一体现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的依据。(10分)
(3)作为公民,我们在构建“低碳生活”中应把握哪些原则?(6分)
4.
交通拥堵是几乎所有大城市难以彻底治愈的“城市病”。福州地铁施工启动后,如何缓解地铁施工带来的交通拥堵、方便广大市民出行?这引起福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调查并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福州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的公告》:从3月28日起,市属和区属两级事业单位等部门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这一制度合理调节交通峰值,大大缓解上下班的交通拥挤情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福州市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8分)

3.选择题(共4题)

5.

某学生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用标准盐酸(0.1000mol/L)溶液润洗2遍,注入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或“0”以下刻度;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也用该盐酸溶液润洗2遍;从酸式滴定管中放出20.00mL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2遍,调节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或“0”以下刻度.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并用pH计记录pH变化.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并不马上恢复原来颜色为止,记录碱式滴定管液面读数.再继续滴定,并记录pH至无明显变化为止.

重复上述取样、滴定工作2次,记录每次实验所用碱溶液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6.

常温下,现有 ①醋酸、②盐酸、③硫酸三种酸溶液,用编号填空:

7.

常温下,现有 ①醋酸、②盐酸、③硫酸三种酸溶液,用编号填空:

8.

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开放性试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