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材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已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从2016年6月 民法总则草案首次揭开面纱,到2017年3月亮相全国“两会”,用了长达9个月的时间,每次审议之后,都会把民法总则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全文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共收到 15503人次提出的70227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和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法总则》的制定实现了民智、民意、民声与立法的交响,使法律凝聚最大共识,得到广泛认同。
(1)根据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政治学依据。并回归教材简要回答全国人大的职权有哪些。(默写)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形成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和产权保护法律框架。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产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固有产权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不够清晰、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交易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利用权力损害私有产权、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民营企业财产等现象时有发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易发多发。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机关应如何依法为产权保护提供支持和保障?
(1)根据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政治学依据。并回归教材简要回答全国人大的职权有哪些。(默写)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形成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和产权保护法律框架。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产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固有产权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不够清晰、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交易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利用权力损害私有产权、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民营企业财产等现象时有发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易发多发。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机关应如何依法为产权保护提供支持和保障?
2.单选题- (共2题)
2.
某犯罪嫌疑人为提高其公司公众号的关注度,编造了“580万重酬寻子”的虚假信息,利用公众的同情心博取网民关注。2017年6月29日,该造谣者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该案件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公民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公民应理性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 ④国家要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
①公民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公民应理性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 ④国家要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