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8—2019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阶段一质量评估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593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4

1.分析说明题(共3题)

1.
七年级小倩在学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后,整理出了如下名言俗语,但对其蕴含的道理还不甚了解,请帮助她解答一下。
(1)“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其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其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
(4)“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 ”其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
2.
在2018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某校推出一系列读书学习活动,积极倡导“知人知理知事,读人读理读书”。 为此,请你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在读书活动中,学校推出了以下书目:


(1)上述书目以“抗日为背景”的名著是______,(写出序号即可)其作者是______。
(2)假如小丽想读有关“励志”方面的书籍,她应该选择哪两本呢?
(3)请指出学校为什么大力倡导读书学习活动?
3.
抬驴的故事
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有人笑话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 真是不孝的儿子, 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 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 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坏了!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 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 父子俩听后,赶快从驴背上下来,把驴子四条腿绑起来,用棍子抬着驴往前走。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父子俩”的看法。

2.情境探究题(共1题)

4.
结合下列情境,运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回答。
(1)王华九月份就要升入七年级了,他在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有些茫然。他高兴的是进入了更好的学习环境,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茫然的是不知道中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
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小夏和小茜是小学同学,小学时他们的成绩不相上下。 可升入初中后,小夏的成绩却远远地落在了小茜后边,有几次测验还不及格呢!
你认为小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3.综合探究题(共1题)

5.
编织梦想·发掘自己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学会学习,正确地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也是一生重要的话题。
为此,某校七年级(3)班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编织梦想·发掘自己”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假如你是某小组的一员,请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探究一:编织梦想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2)如果这些同学的梦想无法实现,你觉得梦想还有意义吗?
探究二:发掘自己
克罗地亚队,好样的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克罗地亚队不敌法国队而屈居“亚军”。克罗地亚队主教练达利奇面对媒体时却说,“今天球队的表现非常出色,我们都非常开心”。“虽然不是冠军,但是我们的球队已经做到了最好,在我们的心中已经是‘冠军’了。 比我们想象的成绩要好得多,非常满意”。
(3)主教练的发言告诉我们接纳自己应该如何做?
探究三:实现梦想

(4)结合图片信息,在“? ”处应该填写的作者是。
(5)结合图片“少年中国说”的内容,说出少年的梦想应该与什么联系在一起。并简要谈谈青少年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4.辨析题(共1题)

6.
读书真的无用吗?

学习是一种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付出,一边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产峻,很多大学生毕业也不好找工作,于是,有些人就认为读书学习没什么用,不如早退学挣钱。

对此,你怎么看呢?

5.单选题(共10题)

7.
七年级(2)班的小宁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体育成绩也不突出,在文艺方面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曾多次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始终没有成功。 他因此陷入困惑之中,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如他人,无法改变自己。 你给他的建议是
①主动改正缺点,做到扬长避短
②努力探索未知的自己
③放弃自己的努力
④从小事做起,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常言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种认识自己的方法是
A.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B.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己
C.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来认识自己
D.通过集体的反馈来认识自己
9.
秋高气爽,金色九月,小华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县城第二中学校,开始了他三年的初中生活。 在这三年,他将与新的伙伴一起经历新的成长、新的发展。 下面对“新的成长、新的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我是中学生了,不能再像小学生那样依赖父母了
B.步入中学大门,一切都是新的,新校园、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知识
C.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D.小华和他的新伙伴们,已经可以像成年人一样独立了
10.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校宣传栏看到了下面四幅图片,下列认识正确的一组是

①这些都是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成长的礼物
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③在新的环境中,通过实践可以打造十全十美的自我
④这些活动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成绩,警示学生们要远离它们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
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下列行为属于学习活动的是
①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②李大叔下岗后,积极参加了再就业远程培训
③初中生小华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做义工
④初中生小刘经常在网上参与赌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
七年级学生小丽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许多因战争、贫穷等原因失去上学机会的儿童时,她突然领悟到
A.学习是没有终点的
B.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C.这个世界是充满罪恶的
D.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快乐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13.
近期小梦学习状态不佳,数学公式总是记不住,英语语法老是让他应接不暇,历史年代总是前后颠倒……面对这些困惑,你给他的建议是
①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②完全让他照搬自己的学习方法
③可以向老师、父母求助,或者向其他同学请教
④让家长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和安排时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
关于“学习是什么”的话题,四位同学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其中观点不正确的是甲:“学习不仅局限在学校,也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探究、发现、感悟也是学习。”乙:“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丙:“学习没有终点,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丁:“你们说的对,但我就是不想学习,因为学习太苦了,一点乐趣都没有。”
A.甲B.乙C.丙D.丁
15.
下列几种说法,属于正确认识自己的是
张三:“打篮球是我的强项,我可以发挥这种长处来实现我的梦想。”李四:“他们真是一群白痴,文化成绩那么差,只有我才是最棒的。”
王五:“我什么都做不好,简直是一无是处,难怪别人都叫我‘笨蛋’。”赵六:“我虽然个头矮小,但‘浓缩的都是精华’。”
A.张三、赵六
B.李四、王五
C.王五、赵六
D.张三、李四
16.
下面三幅漫画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A.要善于接纳自己B.要学会排斥他人的评价
C.要全面认识自己D.要发掘自己的潜能

6.填空题(共1题)

17.
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金秋九月,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新的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_____________。
(2)在21世纪,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_____________、学会_____________等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
(3)_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_”。
(4)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_____________。
(5)请任意列举两个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3道)

    情境探究题:(1道)

    综合探究题:(1道)

    辨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