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6529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4

1.单选题(共11题)

1.
当前,全国多地交警部门对“不礼让斑马线”的机动车进行抓拍处罚。对此,有评论员文章指出,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动要从“礼让”向“理让”转变,不仅要规范机动车避让行人,更要倡导行人与机动车互相避让。违法行走的路人,则不在“礼让斑马线”的范围。这一观点强调了
①道路交通治理要遵循法律面前平等原则
②公民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相同的
③交通参与者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④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
两会上,我省某中学六位同学的《关于急救设施和急救教育的推广普及的提案》被递交到全国政协委员手中,提交给全国政协会议讨论。这表明
①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②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③政协具有管理国家和社会的职能
④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持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由此可见
①我国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②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生命健康权作为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萨德”风波后,从2017年4月起至2017年7月的100多天的时间里,韩国旅游局指定的专门负责招揽中国团体游客的161家旅行社,在中国市场一笔生意都没有做成,与以往的抵制行为相比,“拒绝不法行为,理性爱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强调“理性”爱国,是因为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②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公众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不断增强
④公民有义务同损坏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网上互动交流的迅速发展,让普通网民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此同时,大量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的低俗内容也在网上传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这一现状,网民应该
①提高素质,合理表达诉求
②有序参与,扩大政治权利
③履行义务,弘扬社会正气
④自由表达,增强权利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不侵犯权利”是社会宽容的底线。这种权利,正如霍姆斯所言:就好比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C.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利益和诉求
D.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
2017年5月6日,中组部、国家民政部等六部委确定全国18个县(市、区)的24个村为村民自治试点单位。试点村通过选举组建村民理事会,探索出民事民办、民事民治、民事民管的乡村治理新路径。村民理亊会的建立
①明确了村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义务
②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③创新了政府社会治理的方式
④发挥了村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2017年4月17日,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菜地村的325名登记选民依法“海选”第十届村委会“当家人”候选人。“海选”选举场面热烈,民众参与热情高。这次选举
①使每个选民都可以选择心中的当家人
②组织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高
③说明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内部事务
④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2017年3月,国务院法制办将《国务院关于修改(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及说明全文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在2017年6月前,通过网站、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国务院法制办的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有利于公民通过信访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有利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④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浙江省政府晒出“两个清单”有助于
A.促进政府简政放权,保障公民当家作主权益
B.杜绝政府滥用权力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C.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的法制化
D.促进政府提高执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11.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治庸”“问责”风暴,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追究力度,实现职责法定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主体明确化、责任追究规范化,作为行政机关应
①公正执法,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②承担各方面的管理服务职能
③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④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