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外商投资法是一个国家开放的标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内外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制定外商投资相关法律。为保证法律的实施,外商投资法草案不仅广泛征集政府、研究机构、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也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听取在华外国商会、外资企业的意见,注意与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惯常做法相衔接,最后由中国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立法程序两次审议通过后才提交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部法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1)结合材料,运用民主决策的知识说明外商投资法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的必要性。(2)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立法过程的认识。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封闭、混乱的旧面貌,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部訢中国成长史,就是一部辉煌的制度创新史。在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推进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创举,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可供学习,没有成熟的发展模式可供模仿,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创新。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制度创新的伟大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构建起和谐的党际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崭新道路,等等。
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制度创新的伟大探索,这对治国理政有哪些启示。2.开放性试题- (共1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与此同时,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参与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热切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倡导新型大国关系,发展友好睦邻的周边关系,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因而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能够参与并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2)学校决定组织学生参与“千年之约,筑梦‘一带一路’网上留言活动,请你为学生如何有序参与提点建议。
3.单选题- (共21题)
①国家利益是不同国家之间开展合作的基础
②我国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中国的发展促进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④中国积极倡导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②发挥了基层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③有利于加强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④加强了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沟通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前提
②民族凝聚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
③我国宗教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各民族自治机关是该地方的最高行政机关
②民族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
③行使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大特色
④各民族地区的人民政府直接对国务院负责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国家积极鼓励信教群众健康的传教活动
②宗教可以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融合发展
③宗教界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政策保护
④我国通过改造宗教思想来改变宗教本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中国通过对外援助夯实了与非洲各网的盟友关系
②中国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符合双方利益
③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
④中国对非洲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②中国是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的捍卫者和主导者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制约国际新秩序的主要障碍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出发点和立足点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是国际斗争的焦点
②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③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曲折、充满复杂斗争的过程
④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因素
②中国的科技水平决定了大国责任
③中国是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时代主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督促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其权利不受侵犯
②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
③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加快转变党的执政方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②推动公民决策权的实现,促进科学决策
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避免矛盾冲突
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②广泛集中民智,增强政府决策科学性
③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以及公众的参与度
④公民通过信访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有利于提高基层民主管理的水平
②突出了基层组织对国家的管理职能
③有利于村民自治制度化和规范化
④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和政权求真务实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明确政府服务内容,降低公共管理成本
②拓展政府的基本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③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管理水平
④方便社会监督,防止政府缺位和权力滥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倒逼政府切实转变职能
②使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③催生政府增加新的职能
④有效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小题1】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2018年12月29口,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材料反映出( )
①党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体系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国家一切重大事务
④坚持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法治提供方向保证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提升国家公务员履职能力
②加强法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③制约和削弱政府的权力
④有效防范公务员对权力的滥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②赋予人大代表治理国家的权力
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我国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②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③主权国家依法享有管辖权
④公民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基础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①是我国政府坚持管理与服务基本职能的表现
②根本上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
③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保障人民民主的需要
④说明依法行政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立法权和决定权
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④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开放性试题:(1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