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6169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3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在新时期,株洲立足于全力打造“一谷三区”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总战略,致力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株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创新驱动上,大力打造“株洲•中国动力谷”。株洲市政府从政策保障体系配套上着力,整合资源共同发力,放宽非公有制市场准入机制,提高市场服务能力,不断健全‘3+5+2’产业体系,推进新旧动能转化。在两型建设上,株洲市政府搬迁改造“高耗能,高污染”的清水塘老工业区,随着清水墉重金属治理的完成,湘江株洲段水质和株洲的空气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市政府加大财政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村组道路提质改造,健全通信、广播、电视、等公共通信设施。在市民文化生活上,株洲市政府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文体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年均免费放映公益电影2万余场,举办公益讲座200余场。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株洲市政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开展的工作。
2.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从此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有了基础性的法律框架,有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法”。互联网的发展,造就了这个时代,这是网络时代,也是信息时代,更是言论自由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有表达观点的话语权,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民在畅游网络的时候,也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网络空间内造谣生事,也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在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对于网络上的言论自由就提出了“七条底线”原则:即遵守维护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这也是帮助网民树立网络责任意识的一种道德指引和法律行为的纠正。“七条底线”原则,在今天仍然有着重大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公民正确参与网络表达的原则。
3.
2019年,党立足民生促和谐,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精准脱贫、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某校高三(1)班的学生围绕党的领导核心,组织了一次社会调研,获取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为进一步落实精准脱贫,2018年4月,H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H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精准脱贫、振兴乡村的认识。

材料二 H省委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在座谈、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文旅融合扶贫线路旅游促乡村振兴”的战略,并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同时,要求省政府尽快研究并制定文化融合扶贫线路游的扶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促进文化扶贫,实现乡村振兴。

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H省省委是如何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

2.单选题(共17题)

4.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个日益崛起的大国将在未来全球治理的各个领域更有担当,给世界带来更多安全感。对该国际舆论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B.中国主导国际关系,改变人类命运
C.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现代化强国
D.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关系
5.
2018年12月,民革中央宣传部部长刘良翠指出,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我们民革要按照***对我们民主党派提出的要求,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为改革开放再出发作出更大的贡献。这表明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共同执政
C.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D.遵守宪法和法律
6.
2019年3月5日至3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代表们齐聚一堂,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并向负责人提出质问。听取并质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表明人大代表在
A.行使立法权和任免权
B.行使审议权和质询权
C.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D.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7.
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上述材料表明
A.国际间的合作趋势在加强
B.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C.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都在增强
D.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
8.
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赋予民族地区的自治权和各项优惠政策,实现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等各项事业的巨大跨越。这充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B.彻底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
C.是国家统一和民族高度自治的有机结合
D.是民族地区发展繁荣的重要保证
9.
某高中学生开展了题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他对本社区四位居民进行采访,情况如下:甲参与社区协调会,解决停车难问题,乙参与政府“民生工程”网络征集活动,丙拨打市长热线,反映夜间施工扰民现象,丁参与改善部门作风的“暗访”工作。由上述信息可知
①甲参与了民主管理,直接行使了民主权利
②乙积极参与政府民主决策
③丙积极履行了公民的义务
④丁通过监督听证会参与了监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的是直接选举方式,这是因为
①可以充分考虑代表结构的合理性
②为公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余地
③有利于加强选民与代表的联系
④选民直接表达意愿,更好地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11.
政府权威是指政府在履职过程中形成的威望和影响力。政府有权威则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树立政府权威,要求
①政府坚定维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②政府把尊重所有人的意愿作为决策的依据
③政府要依法履行职能,提高履职能力
④政府工作人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要求“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2018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B.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是加强对权力监督的关键
C.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消除了腐败产生的土壤
D.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有利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13.
2019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出台实施,可以起到以制度促规范、以参与促公开、以监督堵漏洞、以责任强担当的作用,让行政决策权在阳光下运行,能让约束权力的“制度笼子”扎得更加牢固。此条例的颁布实施
A.有效解决了政府工作人员不想腐、不能腐的问题
B.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
C.促进了政府机构改革,精减机构,裁汰冗员
D.有利于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14.
2018年7月17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了湖南省2017年省级决算草案及2018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报告等。省人大常委会听取省政府工作汇报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
A.民主选举制B.民主决策制
C.民主监督制D.民主集中制
15.
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从基层调研到听取建议、反复修改,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这一公开透明、严谨缜密的立法过程,正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动体现。材料表明
A.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行使立法权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
C.全国人大代表依法行使立法权
D.全国人大代表可以行使决定权
1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
A.坚持党的领导B.人民民主专政
C.基层群众自治D.依法治国
17.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近7000万。2019年,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达到1060.95亿元,并新增20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预计到2019年年底将有100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材料表明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
A.制度保障B.法律保障C.政治保障D.物质保障
18.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认同现有制度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提高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绩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等而进行的各种有序的政治活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别在于
①是否遵循法律、规则和程序
②全体公民能否正确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④是否向国家机关表达批评意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9.
2018年12月18日,株洲市民中心正式启用,共进驻44家单位、771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为市民和企业办事提供集成服务,真正让市民及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此举说明株洲市政府
①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
②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坚持依法执政,提高了执政水平
④坚持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
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发展,把这项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下列表述对“放管服”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①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效率
②坚持依法行政,转变政府性质
③坚持以人为本,弱化政府职能
④提升服务意识,打造便民利民的政府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