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阅读上述论述,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回答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什么?
(2)我国政体有何优越性?
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已经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在1亿多的少数民族人口里,超过70%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中国现在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趋于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和一般地方行政单位的差别就在于:民族自治地方行使相应的地方同级权力,同时还行使自治权。
结合《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019年5月13日,新闻联播主播康辉,铿锵有力地念了一段“国际锐评”,被网友大赞霸气。这段评论来自总台的“国际锐评”提到: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经历了5000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中国必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斗出一片新天地。
请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谈谈如何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新时代,新征程,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材料一:2017年10月17日,是我国的第四个扶贫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更是“十三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短短4年(截止2016年底),5564万中国人摆脱贫困,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总数。未来3年,还将有4335万人脱贫。随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一些贪腐“黑手”伸向了贫困户的“救命钱”“活命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纪委根据党中央部署进一步加大对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监督执纪,为精准扶贫的政策实施保驾护航,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在脱贫攻坚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2.单选题- (共11题)
A.这里小张在行使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B.这里的选举是直接选举与等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
C.小张将被选入居委会这一基层政权组织中,为居民办事 |
D.小张通过差额选举的方式参与居委会的选举 |
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管理,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②通过政府网站或市长热线反映情况,有助于为群众排忧解难
③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监督,促使有关部门改进工作
④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A.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政府依法执政 |
B.简政放权、推行政务公开、公开全部政务信息, |
C.政府要为人民群众解决困难,人民群众的一切要求都应满足,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
D.创新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 |
①国务院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②国务院与全国人民代表之间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务院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务院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在我国实施效果较好,我国应要求联合国将这一制度推广到其他国家 |
B.赋予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 |
C.体现了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 |
D.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
A.我国公民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但不能到宗教活动场所宣扬无神论 |
B.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不相适应的,所以,看风景的游客说的是对的 |
C.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游客的说法是对的,我们应该支持 |
D.宗教本身就是唯心的,游客说得没错 |
A.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
B.行使对内、对外的国家职能的权力 |
C.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 |
D.保卫国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
①中美两国的国家关系决定了两国国家利益是对立的
②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有竞争、合作、冲突。
③中美两国火热的贸易战,表明两国之间就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利益
④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人民代表大会应以公众意见作为立法依据
③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④立法过程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增强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
②营造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治环境
③遵循宪法和法律的法治准则
④贯彻严格执法的法治精神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①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