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温家宝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市场供求和物价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高度重视。对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1)根据材料一,说明实施“菜篮子”工程既“找市场”又“找市长”的经济学依据。(10分)
材料二2010年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为此,国务院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20lO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从而提高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
(2)材料二中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说明。(6分)
材料一温家宝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市场供求和物价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高度重视。对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1)根据材料一,说明实施“菜篮子”工程既“找市场”又“找市长”的经济学依据。(10分)
材料二2010年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为此,国务院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20lO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从而提高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
(2)材料二中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说明。(6分)
2.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这一话题也引起了某校高三年级学生的兴趣,他们通过上网、辩论、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获取了相关信息。
信息一:教育改革和发展之认识
2009年,我国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工作。在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学者、大学生、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教育管理系统负责人,都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6010—2020年)》。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8分)
信息二:教育改革和发展之行动
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2011年2月19日、20日,由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7所高校组成的自主招生联盟和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3所高校组成的自主招生联盟,分别在全国各地展开角逐。至此,两大招生联盟正式拉开了“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的战幕。
(2)请你结合《政治生活》知识,为“让高校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向政府提出至少两条建议。(4分)这些建议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政府表达? (2分)
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这一话题也引起了某校高三年级学生的兴趣,他们通过上网、辩论、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获取了相关信息。
信息一:教育改革和发展之认识
2009年,我国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工作。在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学者、大学生、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教育管理系统负责人,都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6010—2020年)》。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8分)
信息二:教育改革和发展之行动
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2011年2月19日、20日,由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7所高校组成的自主招生联盟和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3所高校组成的自主招生联盟,分别在全国各地展开角逐。至此,两大招生联盟正式拉开了“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的战幕。
(2)请你结合《政治生活》知识,为“让高校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向政府提出至少两条建议。(4分)这些建议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政府表达? (2分)
3.
(8分)有人认为“收入翻番之后,未必你就更富”:一个月收入两万的人,与一个月收入一千的人,在2015年后,“收入翻番”的结果会如何? 2011年为通胀设置的警戒线,已放宽到了3~4%,如果“十一五”期间实现收入翻番,物价上涨是否会大幅度地被“推动”?
有同学认为,“只要实现收入翻番,就一定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8分)
有同学认为,“只要实现收入翻番,就一定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8分)
2.单选题- (共1题)
4.
丢块石头到水里,水波是逐步递减的,越向外冲击力越小,这就是“涟漪效应”。现代国际社会中,一般来说,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受到危机的影响也小。“涟漪效应”揭示的经济学道理是:
A.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和贸易的国际化 |
B.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开放程度国家影响不同 |
C.主权国家要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D.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宜走对外开放之路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