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2009年8月26日,我国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发展成就展在北京举行。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巨大变化。展览以丰富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以多媒体演示、场景再现等生动方式,充分展示了我国5个自治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请运用民族相关知识分析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
3.
2010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修正案草案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该法律的修改更好地保障了我国公民的哪项政治权利?此外,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还有哪些?
4.
分析说明题(10分)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后,西南地区的降水持续偏少,干旱从云南开始蔓延开来,贵州、四川、广西也先后发生重旱。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灾害,财政部会同民政部及时下拨中央旱灾救灾补助资金1.85亿元,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和生活困难;并会同水利部安排抗旱救灾资金1.55亿元,加快应急水源等项目建设,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水利部会同发改委提前安排农村饮水等工程专项资金;农业部全面部署农业抗旱工作,指导灾区保好春耕生产,并会同财政部安排农业抗旱资金3000万元保证灾区粮油、肉类、蔬菜等市场供应,搞好重要商品物资的运输调度,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防止价格大幅波动。
材料二:面对罕见旱情,云南省各级政府坚持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该省抗旱应急响应级别已提到了最高,正通过各种方式保障居民的生活用水。
(1)结合材料,说明财政的作用?(6分)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云南省各级政府为什么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4分)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后,西南地区的降水持续偏少,干旱从云南开始蔓延开来,贵州、四川、广西也先后发生重旱。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灾害,财政部会同民政部及时下拨中央旱灾救灾补助资金1.85亿元,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和生活困难;并会同水利部安排抗旱救灾资金1.55亿元,加快应急水源等项目建设,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水利部会同发改委提前安排农村饮水等工程专项资金;农业部全面部署农业抗旱工作,指导灾区保好春耕生产,并会同财政部安排农业抗旱资金3000万元保证灾区粮油、肉类、蔬菜等市场供应,搞好重要商品物资的运输调度,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防止价格大幅波动。
材料二:面对罕见旱情,云南省各级政府坚持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该省抗旱应急响应级别已提到了最高,正通过各种方式保障居民的生活用水。
(1)结合材料,说明财政的作用?(6分)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云南省各级政府为什么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4分)
2.开放性试题- (共1题)
5.
综合探究题(12分)
材料: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随着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低碳经济”开始成为热门话题。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为此,国家将通过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等一系列措施,淘汰一批炼铁、炼钢、水泥、焦炭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并逐步关停并转一批小火电机组。与此同时,国家还将加大力度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等。
(1)材料体现了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6分)
(2)材料体现我国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4分)
打造低碳生活,人人有责,人人有益。其精髓在于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使之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家庭的自觉行动。打造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3)结合生活实际,请你推荐一种符合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2分)
材料: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随着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低碳经济”开始成为热门话题。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为此,国家将通过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等一系列措施,淘汰一批炼铁、炼钢、水泥、焦炭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并逐步关停并转一批小火电机组。与此同时,国家还将加大力度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等。
(1)材料体现了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6分)
(2)材料体现我国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4分)
打造低碳生活,人人有责,人人有益。其精髓在于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使之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家庭的自觉行动。打造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3)结合生活实际,请你推荐一种符合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2分)
3.单选题- (共4题)
6.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A.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
D.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
7.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层次。下列能体现“走出去”战略思想的是
A.借鉴外国的科学管理经验 | B.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科技水平 |
C.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 D.有步骤地推进服务领域的开放 |
8.
受美国金融风暴和
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沿海许多出口企业经营发展遇到困难。这启示我们,在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必须始终坚持 的原则,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A.国民待遇原则 | B.公平原则和透明性原则 |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9.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
C.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不平衡 |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利 |
4.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开放性试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