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材料一: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汽车生产能力的提升,家庭轿车正在走向平常人家。目前我国家庭轿车需求量等于全球年产量。最近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城镇家庭中大约有2600万户有购车的欲望,这相当于全球汽车厂商一年的总产量。
(1)、请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我国家庭轿车消费增长的原因。(12分)
材料二: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今后几年,城镇每年净增就业人口300多万,农村尚有1亿左右富余劳动力,社会就业压力大。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破解我国就业难题?(7分)
(1)、请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我国家庭轿车消费增长的原因。(12分)
材料二: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今后几年,城镇每年净增就业人口300多万,农村尚有1亿左右富余劳动力,社会就业压力大。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破解我国就业难题?(7分)
2.
材料一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断做出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保增长、促民生、调结构”的主题,展现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一项项措施迅速出台,最终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1)、运用唯物论分析我国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信息,从辩证法角度谈谈我国在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取得的宝贵经验。(12分)
材料二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心理误区:“谈就业色变、不敢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高不成、低不就、宁肯啃老也不愿意接受待遇差的岗位、体力劳动是不体面的、经不起失败的打击”
(3)、从价值观的角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就业指导。(12分)
(1)、运用唯物论分析我国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信息,从辩证法角度谈谈我国在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取得的宝贵经验。(12分)
材料二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心理误区:“谈就业色变、不敢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高不成、低不就、宁肯啃老也不愿意接受待遇差的岗位、体力劳动是不体面的、经不起失败的打击”
(3)、从价值观的角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就业指导。(12分)
2.单选题- (共2题)
4.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9年10月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6.8275元,2008年1月28日为1美元兑换7.1996元。上述汇率变化有利于
①我国出口贸易发展②我国进口贸易发展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①我国出口贸易发展②我国进口贸易发展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