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甘肃省民乐一中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579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材料:2009年4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针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对中国的外部需求的急剧减少,中国要把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内需求上,努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刺激消费,着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使中国经济向更加均衡的发展方式转变。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要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格局的原因。(10分)
2.
材料: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举行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会议提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实施促进中西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六省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六大“软肋”制约着中部的进一步“崛起”:产业结构出现“偏”;经济体制存在“僵”,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经济效益高和发展速度快的企业少;资金投入和产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工业产品结构趋“同”;对外开放程度“低”。会议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协调,有关地方要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落实,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点的?(10分)
3.
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某村原来是个贫困村,政府给钱给物十几年也没有让其脱贫,该村农业种植完全看天,天公作美时即有好收成,旱涝作怪时就会颗粒无收。后来该地政府和党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作出决定,投资兴修水利,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进行反季节多项农作物种植,并且远销外地市场,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致富链”活动,把党员与会经营的富裕户、劳动技能低的贫困户联系起来。现在该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该地方政府前后两种不同做法主要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10分)

2.单选题(共1题)

4.
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推动低碳经济就必须   (   )
①关闭化工企业,发展环保产业 ②开发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③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选择题(共1题)

5.

照样子,写成语(至少两个)

①世上无难事(五字成语)

{#blank#}1{#/blank#}

②百思不得其解(六字成语)

{#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