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表题- (共1题)
1.
(18分)
材料一 表1 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表2 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源与科技活动比较情况
材料二 珠三角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是尽量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管制,其优势是市场开放早,成熟度高,投资环境好,空间大,政府具备了成熟运行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宽松的政策环境等。
长三角的发展模式则相反(浙江除外),它是以规划管理型的政府操作模式主导经济发展,其优势是政府管理较规范,文化底蕴好,教育发达,研发能力比较强,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瓶颈,政策是制约长三角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源质量则成为制约珠三角发展的因素。现在两者都在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寻求更好的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模式。
(1)材料一中表1与表2各自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珠三角经济发展应当借鉴长三角的什么经验。(6分)
(3)结合材料二简述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关系的认识。(6分)
材料一 表1 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项目 地区 | 非农业人口比重(%)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人均GDP(元) | 经济密度(亿元/k㎡) | 三大产业产值比 | 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 |
长江三角洲地区 | 44 | 28775 | 35040 | 2871 | 4.6︰55.9︰39.5 | 38.06 |
珠江三角洲地区 | 50 | 13572 | 42499 | 6155 | 4.4︰53.3:42.3 | 40.78 |
表2 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源与科技活动比较情况
项目 地区 | 在校大学生(万) | 授权专利中 发明比例(%) | 流动人口占全国 人口比重(%) |
长江三角洲地区 | 228.17 | 9.61 | 22.07 |
珠江三角洲地区 | 166.85 | 5.08 | 40.57 |
材料二 珠三角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是尽量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管制,其优势是市场开放早,成熟度高,投资环境好,空间大,政府具备了成熟运行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宽松的政策环境等。
长三角的发展模式则相反(浙江除外),它是以规划管理型的政府操作模式主导经济发展,其优势是政府管理较规范,文化底蕴好,教育发达,研发能力比较强,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瓶颈,政策是制约长三角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源质量则成为制约珠三角发展的因素。现在两者都在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寻求更好的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模式。
(1)材料一中表1与表2各自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珠三角经济发展应当借鉴长三角的什么经验。(6分)
(3)结合材料二简述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关系的认识。(6分)
2.单选题- (共5题)
2.
下图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在我国,要出现图中的拐点,必须()


A.大力发展第一、三产业,限制第二产业发展 |
B.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
C.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D.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3.
2013年“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三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本年度的重点。以下有利于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措施包括( )
①依据市场组织生产 ②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③加强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④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实行股权激励机制
①依据市场组织生产 ②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③加强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④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实行股权激励机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4.
“当下中国不应该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不应该去追求的过大外贸顺差”,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的这一观点被评为2012年度最具价值的50个观点之一。对“中国不应该去追求过大的外贸顺差”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过大的外贸顺差,会引起更多的贸易摩擦
②过大的外贸顺差,会引起人民币贬值
③外汇储备过多,要承担外币贬值的风险
④外汇储备过多,会造成我们货币政策灵活性的困难
①过大的外贸顺差,会引起更多的贸易摩擦
②过大的外贸顺差,会引起人民币贬值
③外汇储备过多,要承担外币贬值的风险
④外汇储备过多,会造成我们货币政策灵活性的困难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5.
“完全的民主等于没有民主,这不是怪论而是真理。”这个观点 ( )
A.正确,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 B.正确,因为民主是大多数人的统治 |
C.错误,因为民主是少数人的统治 | D.正确,因为民主总是具体的、相对的 |
6.
在社会公众的强烈呼吁下,近来国务院下属98个部门中的绝大部分已向社会公开了他们的“三公”经费(公车购置费、公务招待费、出国经费)及财政拨款情况,至此,中国的预算公开终于迈出了“从无到有”的一步。公众关注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预算公开,反映的是①“财政预算公开”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②有利于公民行使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③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规范公共权力的行使④民意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出发点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