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570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2013年8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提供的信息测算: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大概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国消费规模能达到30 万亿以上,2020 年有可能接近45万亿或者50万亿。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
材料二:改革开放3O多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创造了“中国式的发展速度” 人们的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开,但也正遭遇着“中国式的发展难题”从“转型之难”到收入“分配不平”从“城乡二元”结构到道德困境;从各阶层利益博弈加剧到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破解“中国式难题”正成为国人关注的时代课题。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破解“中国式发展难题”?(12分)

2.单选题(共2题)

2.
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某县党委为了贯彻这一精神,要在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标语,下列标语中与该主题最符合的是
A.新型工业立县、现代农业富民、旅游经济兴贸
B.践行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C.为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而努力奋斗
D.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提高速度为目标
3.
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欧美国家举起“再工业化”旗帜,力图重构国际制造业竞争格局。作为第一制造业大国的我国,应该
①继续提升新兴工业在第二产业的比重     
②调整产业结构,暂时放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幅提高工业占我国经济的比重
④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A.①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3.选择题(共1题)

4.

人体离不开营养物质,大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保障。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我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是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