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钢要》(以下简称《纲要》)长达6.6万字,共分为20篇,描绘了未来5年中国发展蓝图。
材料一:《纲要》出台的历程:2013年底,各省开始启动“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准备工作;2014年4月,各省开始就规划重大问题研究面向社会招标研究机构;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开通“建言‘十三五’”微信公众平台;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国家发改委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对规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规划建议稿;2016年3月5日,规划纲要正式进入全国人大审查程序;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3月17日,《纲要》正式发布。
材料二:《纲要》多项举措突出“获得感”。获得感,强调的是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的真实感受。《纲要》中的许多举措体现了获得感的实现,例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扩大重点高校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招生规模”“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等。这些措施都影响着民众切身利益,让大家为之点赞。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纲要》的出台过程中是如何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突出“获得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哪些要求,并运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知识,分析如何使人民群众体会到更多的“获得感”?
材料一:《纲要》出台的历程:2013年底,各省开始启动“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准备工作;2014年4月,各省开始就规划重大问题研究面向社会招标研究机构;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开通“建言‘十三五’”微信公众平台;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国家发改委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对规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规划建议稿;2016年3月5日,规划纲要正式进入全国人大审查程序;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3月17日,《纲要》正式发布。
材料二:《纲要》多项举措突出“获得感”。获得感,强调的是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的真实感受。《纲要》中的许多举措体现了获得感的实现,例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扩大重点高校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招生规模”“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等。这些措施都影响着民众切身利益,让大家为之点赞。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纲要》的出台过程中是如何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突出“获得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哪些要求,并运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知识,分析如何使人民群众体会到更多的“获得感”?
2.单选题- (共2题)
2.
《武汉市实施临时救助暂行办法》首次将已办理居住证的外来人口纳入救助范围。凡认为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城乡居民家庭或个人,均可以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提出临时救助申请。这表明( )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最终的决定权
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要增强义务意识
④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公民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最终的决定权
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要增强义务意识
④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公民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