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与信仰。
材料一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小到鞋、袜、打火机,大到家电、汽车、轮船,几乎所有行业,“中国制造”在全球都广受欢迎,但是,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一些产品在质量、工艺、和设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为了应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制造业的“前后夹击”,我们除了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人力素质、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等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只有摒弃浮躁、脚踏实地,专注耐心地提升品质、改进设计、完善细节,“中国制造”才能更加自信地成为“中国智造”,傲立于世界。
(1)结合材料一,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智造”的文化生活依据。(9分)
材料二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唤起工匠精神,需要加强培训、管理、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让全社会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
(2)运用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8分)
(3)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请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任选一个角度为建设厚植的工匠精神土壤提出建议,并说明其理论依据。(3分)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与信仰。
材料一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小到鞋、袜、打火机,大到家电、汽车、轮船,几乎所有行业,“中国制造”在全球都广受欢迎,但是,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一些产品在质量、工艺、和设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为了应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制造业的“前后夹击”,我们除了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人力素质、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等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只有摒弃浮躁、脚踏实地,专注耐心地提升品质、改进设计、完善细节,“中国制造”才能更加自信地成为“中国智造”,傲立于世界。
(1)结合材料一,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智造”的文化生活依据。(9分)
材料二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唤起工匠精神,需要加强培训、管理、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让全社会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
(2)运用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8分)
(3)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请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任选一个角度为建设厚植的工匠精神土壤提出建议,并说明其理论依据。(3分)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新常态调控思路的重大创新。
材料一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供给侧的滞后造成当前供需矛盾突出。把脉当下中国经济,从需求侧看,需求不足的同时需求外溢明显,海淘、境外代购风生水起;另一方面,需求升级趋势明显,电信、文化娱乐、养老等消费快速增长。而从供给侧来看,我国既存在低层次产业的产能过剩,也存在着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不足。同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消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供给侧改革强调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税费负担、鼓励企业创新和结构升级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为经济提供持续增长动力。(12分)
材料二从强调需求侧管理,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是经济工作思路从注重短期经济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转变。2016年是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攻坚之年,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要强调改革的精准性,实现新动能的释放和新结构的构建。要对改革有信心、有决心,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行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分析说明如何推进改革,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12分)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新常态调控思路的重大创新。
材料一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供给侧的滞后造成当前供需矛盾突出。把脉当下中国经济,从需求侧看,需求不足的同时需求外溢明显,海淘、境外代购风生水起;另一方面,需求升级趋势明显,电信、文化娱乐、养老等消费快速增长。而从供给侧来看,我国既存在低层次产业的产能过剩,也存在着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不足。同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消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供给侧改革强调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税费负担、鼓励企业创新和结构升级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为经济提供持续增长动力。(12分)
材料二从强调需求侧管理,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是经济工作思路从注重短期经济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转变。2016年是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攻坚之年,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要强调改革的精准性,实现新动能的释放和新结构的构建。要对改革有信心、有决心,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行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分析说明如何推进改革,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12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