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一10.2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测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5640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3

1.图表题(共1题)

1.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5年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不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不懈依靠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注:2014年国民经济增长预期定在7.5%,万元GDP能耗指标下降3. 9%以上
年份
GDP增速
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占比
消费、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率
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幅
万元GDP能耗降幅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消费
投资
城镇
农村
2013年
7.70%
43.9%
46.1%
50%
54.4%
7.0%
9.3%
3.7%
2014年
7.40%
42.6%
48.2%
51.2%
48.5%
6.9%
9.2%
4.8%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党和国家为实现新常态下的发展是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2.单选题(共4题)

2.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目前城镇化率已达到53.73%,但空间城镇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镇化,农民工只是“进入”而没有“融入”城市的现象并不鲜见。面对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人口城镇化滞后、土地浪费严重、产业配套缺乏、公共设施不足等问题。政府必须(  )
A.大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B.把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关键环节
C.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D.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3.
“新常态”是2015年两会期间最热的经济关键词。2014年我国GDP增长7.4%,同比下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同比下降,外贸出口增幅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但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这一加一减反映出我国()
A.经济的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
B.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
C.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D.消费贡献率的提高缩小了收入差距
4.
安徽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这说明政府
①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  
②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③加大统筹等力度,协调城乡发展
④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推进城镇化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截至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结合下图可以看出,城镇化属于资有效整合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是()

①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是增加就业和促进消费的根本途径
④拉动经济增长,其比率越高越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选择题(共1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