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5628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实现中国制造业强国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实现该目标提出政策建议。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确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
实体经济主要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既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知识、信息、艺术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虚拟经济一般是将资本换为股票、债券等价值符号,再通过交换而实现钱生钱的活动,广义上还包括为谋取暴利,通过炒作某种商品(如房地产)而进行的资本投机活动。资本过多的投入虚拟经济,会压缩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导致不寒而严重的经济泡沫甚至有崩盘的危险。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陆续出台促进制造业回归的具体举措,通过战略规划、资金补贴、政策倾斜等,推动资本向实体经济快速转移。我国实体经济原有的低成本优势不再,许多内外资企业将生产、研发转投到发达国家或者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我国的实体经济企业面临着成本高、税负重、融资难、融资贵的困难,产品质量普遍不高且同质化严重,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面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2.单选题(共1题)

3.
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依法开展村民自治实践,探索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落实这一精神的意义在于
①完善多元共治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    
②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基础性工程建设
③确保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得到实现    
④保障村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