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省高考真题政治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55840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10分)
2.
(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2010年至2015年处于峰值,随后将不断下降,中国经济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过去。
材料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目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的挑战。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国或地区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而速度下降或长期停滞。
材料三:“十二五”时期是我过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1)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易斯拐点”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11分)

2.单选题(共1题)

3.
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附近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由于政府新颁布了环境保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罚款,投入0.2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的社会收益为1.0亿元。这一过程表明
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
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端

3.选择题(共3题)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5.

悟以往之不谏,{#blank#}1{#/blank#} 。{#blank#}2{#/blank#},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悟以往之不谏,{#blank#}1{#/blank#} 。{#blank#}2{#/blank#},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