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册生物同步练习:第七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5521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4

1.综合题(共4题)

1.
如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全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_______ .古代长颈鹿的颈长短属于________ 性状,是通过变异产生的,可以_________给后代.   
(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_______ 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那么,长颈的变异是________ ,短颈的变异是________ .   
(3)图③说明________ 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________ 的个体被淘汰掉.   
(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_________改变而引起的.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 ,适应者________ ,不适应者被________ ,这就是________ 提出的________ 学说.
2.
抗生素滥用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超级细菌”离我们越来越近.人们对抗生素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关注.2015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 菌,抗药性极强可全球蔓延.目前,这一变种的超级病菌已经传播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在英国已经造成5例病人死亡.这种超级细菌,实 际上不是一种新的细菌,而是一种新的基因(被命名为NDM﹣1),能让细菌产生一种蛋白质(或称为酶)可以把抗生素分解了,使抗生素失去功效.   
(1)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是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从而导致新型超级病菌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______)   
A. 抗生素的浓度增加使病原菌抗药性增加
B. 病原菌由于接触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C. 抗生素引起的病原菌抗药性不断积累的结果
D. 抗生素对病原菌逐代选择的结果
(2)现在各个国家对超级细菌引起的疾病相当重视,一旦发现患者,马上将其隔离治疗,并对患者使用过的东西进行消毒,针对后者的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________ .   
(3)为了防止该种疾病的流行,科学家将设法研制一种新型疫苗,以瞄准NDM﹣1产生的蛋白质.一旦研制成功,给人接种疫苗后,人体内T淋巴细胞进行识别并记忆,等下次人体再遭到这种蛋白质时,T淋巴细胞能轻车熟路充当“杀手”.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
3.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经常刮暴风,岛上树木花草都很低矮,这里的昆虫有的无翅,有的残翅。请分析:
(1)该岛昆虫的祖先存在个体 ,有的有翅,有的无翅或残翅。这体现了生物的变异方向一般是    的。刮大风时,  的昆虫会被风刮到海水里淹死,这些 个体(有翅的昆虫)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而具有 个体(即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能够在暴风的岛屿生存下来,并且 ,在这里,能够遗传的 为昆虫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对这个岛上的昆虫起了选择作用。
(2)暴风对昆虫两种翅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叫做   ,而这种作用是 的。这是通过昆虫与大风之间的     而实现的。
4.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蠖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
浅色桦尺蠖
深色桦尺蠖
释放
回收
释放
回收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
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1)桦尺蠖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     ,浅色桦尺蠖和深色桦尺蠖是一对 。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蠖体色变深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 ,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 关系;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解释,这种体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2)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发育。
(3)桦尺蠖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针对桦尺蠖的生活史,消灭桦尺蠖的最佳时机是在 时期。目前对它的防治主要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它们的天敌。这不利于保护生物的    。如果能利用鸟类和细菌等天敌来消灭桦尺蠖,就能够很好的保护环境,这种方法属于     法。
(4)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发生,应尽量减少 等燃料燃烧的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防治和处理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2.单选题(共9题)

5.
20世纪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虫的效果很好,但到了80年代DDT杀螟效果不好了,其原因是(  )
A.80年代所用的DDT品质较过去差B.稻螟长期沾染DDT,体表形成了抵抗DDT的保护膜
C.选择作用使种群中抗DDT的稻螟增加D.长期使用DDT导致稻螟体内产生抗DDT抗体
6.
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防治害虫,使用年数越长,效果越差。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C.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D.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
7.
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刺状,根系发达,茎肥厚,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
A.遗传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
C.阳光照射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
8.
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B.生物常常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发生争斗
C.生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
D.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A.自然界的生物为了生存都要进行激烈的生存斗争
B.生物体的器官越用越发达,而且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
C.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变异
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0.
竹林中生活着一种竹节虫,体型酷似竹节,对其体形形成的合理解释是( )
A.自然界偶然巧合B.变异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
11.
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
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D.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
12.
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13.
英国某地区,原来灰尺蛾占99%,黑尺蛾仅占1%,建立工业区50年后,黑尺蛾占99%,反而灰尺蛾仅占1%。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黑尺蛾大量迁入B.定向变异的结果
C.煤烟黑化了尺蛾D.自然选择的结果

3.选择题(共4题)

14.被誉为中芬文明交流互鉴“架桥人”的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作为芬兰认识中国、中国与芬兰深化友谊和合作的重要窗口,在推动汉语在芬兰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成为芬兰最大的汉语教学、汉语水平考试及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孔子学院还在芬兰多所大学的五个语言中心设立了汉语教学点。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的创建(    )

①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推动芬兰社会发展

④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中芬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15.有志者,事竟成。应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理由是(    )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主动、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16.有志者,事竟成。应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理由是(    )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主动、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17.有志者,事竟成。应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理由是(    )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主动、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4.填空题(共1题)

18.
在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其产生的_____逐代挑选,培育优良品种的过程,叫做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