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校园贷,是在校大学生使用贷款获取资金的方式,是消费贷款的一种。
材料一 电脑升级、换手机、购买健身年卡、长假报团旅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个人信贷方式提前消费,这种消费方式催生出火热的“校园贷”市场,电商平台、专业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把目光瞄准大学生群体,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五花八门。而这一新兴市场在“成长”中也有自己的“烦恼”,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缺乏规范,一些平台和机构通过低门槛借贷引诱学生过度消费,以违法方式催还贷款……从已经曝光的案件,某些“校园贷”一直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
材料二 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套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治,依法打击不法平台,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法制观念和信用意识,促进“校园贷”良性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校园贷”“成长”与“烦恼”并存的原因。
(2)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才能解决“校园贷”存在的问题。
校园贷,是在校大学生使用贷款获取资金的方式,是消费贷款的一种。
材料一 电脑升级、换手机、购买健身年卡、长假报团旅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个人信贷方式提前消费,这种消费方式催生出火热的“校园贷”市场,电商平台、专业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把目光瞄准大学生群体,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五花八门。而这一新兴市场在“成长”中也有自己的“烦恼”,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缺乏规范,一些平台和机构通过低门槛借贷引诱学生过度消费,以违法方式催还贷款……从已经曝光的案件,某些“校园贷”一直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
材料二 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套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治,依法打击不法平台,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法制观念和信用意识,促进“校园贷”良性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校园贷”“成长”与“烦恼”并存的原因。
(2)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才能解决“校园贷”存在的问题。
2.单选题- (共2题)
2.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人口,二维码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移动支付、产品促销、应用程序下载等方面。但由于制码技术几乎零门槛,不法分子将病毒、木马程序、扣费软件等植入二维码,消费者扫码被盗刷现象时有发生。这表明
A.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消费者应提高消费安全意识 |
B.政府应加强互联网监管,提高二维码制码技术 |
C.企业应致力于维护二维码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
D.互联网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