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届高三模拟试题(三)文综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5453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2016年12月19日初次审议,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消费互联网即将“有法可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草案》充分考虑了电商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为电商未来的成长预留了空间,在保护消费者和鼓励创新间寻找最佳“支点”。消费互联网的活力与秩序,来自于监管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之间的紧密配合。此次《草案》的内容兼顾网上交易安全、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特别着重对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明确,对于当前问题较多的电商炒信、有偿评价、恶意骚扰、信息泄露、快递丢件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这符合电商发展趋势和国际通行规范,有助于打造开放、共享、诚信、安全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推动电子商务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电子商务夯实通往明天的创新之路。“有法可依”成为电商平台应对未来竞争、创新商业模式的基础。
材料二 《草案》规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要求个人网店进行工商登记,使它们成为法律主体,拥有名誉权等民事权利。电子商务经营主体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出具纸质发票或者电子发票。当工商部门掌握了个人网店经营主体的相关数据,就能够明确管辖权,这是解决目前包括假货、刷单等乱象的有效手段。当消费者与网店产生纠纷,就可以找到工商部门进行投诉,解决了投诉无门的问题,提升监管效率。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有法可依”成为电商平台应对未来竞争、创新商业模式基础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谈谈在电子商务未来发展中,《草案》将对政府施政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共1题)

2.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的简称。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反公序良俗”,“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表明在国家治理中
①法律和道德可以协同规范民事主体活动
②道德的践行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③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持
④道德法制化是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根本渠道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