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5420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3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绿色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深刻体现了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金融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 2017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试点主要任务包括:支持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支行,鼓励发展绿色信贷,探索建立特许经营权、项目收益权和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建立绿色产业、项目优先的政府服务通道,加马力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等。
(1)发展绿色金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二:绿色发展、精准扶贫如何相互助力,地处某特困带的A 县交出了一份产业绿色富民小康之路的答卷。针对精准扶贫,A 县县委专门成立强攻精准扶贫领导小组,设立县、乡、村三级精准扶贫作战室,按照县领导结对3 户、科级领导干部2 户、一般干部结对1 户的标准推进全覆盖;针对绿色扶贫缺乏资金,A 县某人大代表老王深入群众实地调查,并把意见反映到有关部门,予以解决;针对绿色合作发展,村委会多次召开村民会议商定组建各类绿色农业合作社等事宜,广大村民积极建言,在此基础上农民组建了属于自己的绿色产业合作社,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传统经营模式……从而实现了村民由绿色脱贫到绿色崛起的转变。
(2)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A 县为什么能实现由绿色脱贫到绿色崛起的转变?

2.单选题(共4题)

2.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2017年10月,在热点地区严厉的政策调整下,热点城市房价涨速整体回落。不考虑其他因素,房价理性回落的积极效应是
A.房价理性回落——楼市供求关系回归真实——居民购房需求减少
B.房价理性回落——消除市场调节弊端——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C.房价理性回落——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D.房价理性回落——遏制市场投资行为——民间资金流出房地产市场
3.
2017年6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的国歌法草案规定,在公共场合,恶意修改国歌歌词或者故意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损害国歌庄严形象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材料体现了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②公民行使权力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③国家通过立法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是卫生部将全面推行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原来看病自己先垫付,现在是医院垫付,病人看完病只交自己的那部分,其余由医保支付给医院。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正在进行先行试点。这一制度()
①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 ②体现了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印证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④确保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
面对社区人口多、人员复杂以及居民生活习惯不同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某社区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居民公约,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和引导,走出了一条制度约束、民主协商、自我监督的路子。这一做法()
①发挥了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②进一步创新了社区组织管理形式
③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④保证了居民依法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