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健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取消流量漫游,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此前我国已实施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宽带中国战略等新经济蓝图。因为数据的注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蝶变”。通过知识付费分享“最强大脑”,共享知识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学习习惯和模式,缔造百亿级新产业;移动支付成为“行走的钱包”,激活了新零售,便捷了人们生活;工业互联网大范围应用于传统工厂,制造业掀起一场质量效益变革。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摸将由2014年的767亿元增长至8228亿元,年增速达48.5%。以网络化、智能化作为显著特征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依据材料,概括我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条件,并说明数字经济为什么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2.单选题- (共3题)
2.
“公地悲剧”理论认为,公地作为一种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每人都有使用权,但又无权阻止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直至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随意占道的摊位、污染严重的河流等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该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是()
①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
②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
③完善所有权制度,明确市场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④完善法律法规,强力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①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
②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
③完善所有权制度,明确市场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④完善法律法规,强力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3.
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政府致力于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国际大通道建设,深化沿线大通关合作;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加大西部、内陆和沿边开放力度,拓展经济合作新空间。这些举措旨在
A.帮助沿线国家应对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竞争与挑战 |
B.拓展我国经济生存和发展空间,转变对外开放国策 |
C.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D.平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提高整体经济运行质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