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五)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5298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
材料一:“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
2016年环保部发布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正在推动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和应用。环保部门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生态环境调查、环境执法、环境标准、环境规划、环境统计等工作,积累了大量数据。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2015年我国对367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在线监控,对近15000家重点污染企业实行在线监控,这些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等实时环境数据不断增加并逐步实现了信息的联网发布,初步具备了大数据的“4V”特性,即海量的数据规模(Volume)、快速的数据流动(Velocity)、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和巨大的数据价值(Value)。
(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大数据对政府打好“蓝天保卫战”所起的作用。
材料二: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此前我国已实施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宽带中国战略等新经济蓝图。因为数据的注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蝶变”,通过知识付费分享“最强大脑”,共享知识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学习习惯和模式,缔造百亿级新产业,移动支付成为“行走的钱包”,激活了新零售,便捷了人们生活,工业互联网大范围应用于传统工厂,制造业掀起一场质量效益变革,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显著增强。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由2014年的767亿元增长至8228亿元,年增速达48.5%,以网络化,智能化作为显著特征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我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条件,并说明数字经济为什么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2.单选题(共4题)

2.
(题文)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我国将在2018年发布并实施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指南,重点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五大产业群。下列关于产业集群形成所带来的影响推导合理的是
①产业集群形成→加剧产业内部竞争→淘汰落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②产业集群形成→企业地域空间集聚→竞争压力增加→迫使企业不断创新
③产业集群形成→加深区域内生产分工协作→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④产业集群形成→加强产业内部合作→形成产业合力→获取垄断效益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
按照优化职能配置的要求,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条件下,国务院机构改革旨在
①发挥党领导一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④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针对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跨市场、跨行业的业务链条延长而导致的监管不到位、监管空白等现象,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原银监会、保监会合并,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一决定可以
A.集中整合监管资源,确保不发生规避监管的行为
B.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C.推动金融行业综合监管,提高监管的科学化有效性
D.推动银行和保险业融合发展,提高金融投资收益率
4.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品牌发展严重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目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高品质消费品却供给不足。可以说,品牌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进品牌建设,有利于
①实现消费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加快“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
③提高商品的价值,增加企业的利润
④提高供给品质,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5.
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这标志着我国村(居)民委员会已正式具备法人资格,法律主体地位凸显。这意味着
①村(居)民可以直接参与本村(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
②村(居)委会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③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提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
④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拓宽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渠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