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济宁二中高三上学期1月第三次周练政治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52404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图表题(共1题)

1.
图表一:我国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图

图表二:我国“七五”计划以来环保投资变化图

材料一:2015年1月1日实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新环保法在多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一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即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连续的罚款。这意味着,违反的时间越久,罚款越多。
二是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机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三是扩大了公众参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
材料二:新环保法在理念、制度上有重要创新。立法机关在修订过程中,根据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总则中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列入立法目的。新法突出“专项报告”制度: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完成、重大环境事件情况;授予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许多新的监管权力和一定的执法权,但同时也规定了严厉的行政问责措施。
(1)概述图表反映的信息,并根据材料运用宏观调控的知识说明新环保法将如何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在落实新环保法过程中党、人大、政府三者的关系。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
材料一:充电基础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各类充换电设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201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6223辆,销售72711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4倍。随着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充电设施建设的速度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短板或瓶颈之一。针对充电难题,意见明确,坚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材料二: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认识不统一、配套政策不完善、协调推进难度大、标准规范不健全等问题。如国内充电点建设布局不合理,出现了部分充电点资源浪费、使用率过低,而部分充电点又经常出现车主排队等待充电的情况;居民小区建设充电桩涉及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等多方,实际操作中协调难度较大;充电设施标准不统一,造成重复建设,影响用户体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3.单选题(共1题)

3.
近年来,很多企业在繁重危险的岗位上使用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据估算,机器人的使用将会带来上万亿GDP的增长。“机器换人”带来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是
①促进经济发展②经济效益增加③劳动生产率提高④用工成本减少
A.①→③→④→②
B.③→④→②→①
C.③→②→④→①
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