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品牌进入“全球品牌100强”和“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的数量仍屈指可数。中国与制造业强国的差距在于质量。我国生产的主要是中低端产品,科技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不多,导致我国出现居民消费外溢、中高端消费转移现象,引发了产品市场的“怪圈”,即企业供给与消费者需求之间形成了“产品质量不高→低质低价形象→中高端需求转移→提升质量的动力不足→产品质量不高”的非良性循环。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2)从企业供给的角度谈谈应怎样解决我国产品市场的“怪圈”。
材料一2017年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业应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国家通过建立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增加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缓解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会议还指出,聚焦和服务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对于保障就业、助推经济升级意义重大。普惠金融应采用商业化运作,按照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保本微利的总体要求,加大信贷投入,倾斜资源配置,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材料二银监会2017年5月26日发布的《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要求: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率先做到。截止2017年6月底,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普惠金融事业部均已正式挂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家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对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什么要率先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2.单选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