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鸡卵中,胚胎开始发育的部位是[ ]_________。
(2)在鸡卵的最外层,对鸡卵的内部起保护作用的是[ ② ]___________。
(3)完整的卵细胞由胚盘、卵黄和[ ]___________组成。

(1)鸡卵中,胚胎开始发育的部位是[ ]_________。
(2)在鸡卵的最外层,对鸡卵的内部起保护作用的是[ ② ]___________。
(3)完整的卵细胞由胚盘、卵黄和[ ]___________组成。
2.
如下图所示为人类白化病的遗传图解,已知人类正常肤色受显性基因控制,白化病肤色受隐性基因a控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此图可以看出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
(2)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
(3)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
(4)这对夫妇所生的肤色正常的孩子,其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

(1)从此图可以看出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
(2)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
(3)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
(4)这对夫妇所生的肤色正常的孩子,其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
3.
豌豆是研究植物性状遗传的常用实验材料,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两株紫花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豌豆的花色并统计数据,将其结果汇成所示柱状图。请分析作答:

(1)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_________,紫花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______。
(2)已知豌豆的体细胞内有7对染色体,则亲本的紫花豌豆为子代的白花豌豆提供了_______条染色体。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紫花是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4)若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子代中白花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
(5)让子代的两株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其后代出现紫花豌豆的概率是________。

(1)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_________,紫花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______。
(2)已知豌豆的体细胞内有7对染色体,则亲本的紫花豌豆为子代的白花豌豆提供了_______条染色体。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紫花是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4)若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子代中白花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
(5)让子代的两株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其后代出现紫花豌豆的概率是________。
4.
如图是模拟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米勒实验装置5L烧瓶内模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它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主要不含有________(选填“氨气”、“水蒸气”或“氧气”)。
(2)实验中,进行火化放电是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____________,这主要为实验提供能量。
(3)米勒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简单的___________小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这个过程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4)关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假说,米勒实验为生 命起源的________________这一假说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大多数学者也支持这个假说。

(1)米勒实验装置5L烧瓶内模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它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主要不含有________(选填“氨气”、“水蒸气”或“氧气”)。
(2)实验中,进行火化放电是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____________,这主要为实验提供能量。
(3)米勒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简单的___________小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这个过程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4)关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假说,米勒实验为生 命起源的________________这一假说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大多数学者也支持这个假说。
2.单选题- (共30题)
6.
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
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
C.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
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
9.
关于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某同学作了如下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A.它们都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
B.其受精卵发育成幼虫都在母体外完成 |
C.其发育都经过5次蜕皮,都经历蛹期 |
D.其成虫都有发育完善的翅 |
12.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卵细胞中,由这样的鱼卵发育的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地加快,以上事实说明( )
A.细胞中的基因具有显、隐性之分 |
B.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
C.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
D.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
13.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应该重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
B.所有的转基因食物都不安全 |
C.防范转基因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是必要的 |
D.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潜在的威胁和负面影响 |
19.
将纯种的小麦播种于农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 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
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 | D.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 |
20.
下列生物的变异类型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A.农田中的害虫出现了抗药性的类型 |
B.家鸡经过人工的长期挑选、培育,产卵量增多、身体肥大,飞翔能力减弱 |
C.人工喂养的宠物狗,身体小巧,很温顺,深受主人喜爱 |
D.玉米田中有个别白化幼苗,不能产生叶绿素,会过早死去 |
27.
生物的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下列哪种是遗传的变异
A.植物在水肥条件很好的环境中长势旺盛 |
B.穗大粒多的植株在干旱时变得穗小粒小 |
C.长期在野外进行地质考察的人皮肤被晒黑 |
D.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 |
28.
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因而会导致种内、种间出现生存斗争 |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变异的有利和不利与生物的进化无关 |
C.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D.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环境条件 |
29.
1965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先在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合成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 )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
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
32.
关于生命的起源,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肯定是在地球上起源的 |
B.原始的大气成分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是相同的 |
C.最早的生物可能是由原始大气的成分先形成有机物再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的 |
D.科学家模拟古海底“黑烟囱”,产生了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 |
34.
科学家将人产生胰岛素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的环状DNA中,结果这种带有人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能够合成胰岛素,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利用大肠杆菌合成胰岛素的技术叫做
A.克隆技术 | B.转基因技术 |
C.细胞融合技术 | D.生物冷冻技术 |
3.填空题- (共13题)
43.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证据。一个是________;同时_________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例如蛙、蜥蜴、鸟、兔等脊椎动物,前肢的形态和功能有明显差异,但其结构却非常相似,这种现象说明,这些脊椎动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45.
植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部分原始_________植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能在陆地生活的_________植物和蕨类植物。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__________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4.- (共1题)
48.
19世纪末美国和英国的工业迅速发展。此前,工业地区周围林木的树皮是浅色的,白天在树上栖息的桦尺蛾种群,主要是浅色蛾,偶尔出现突变的黑色蛾。短短十几年以后,桦尺蛾种群的大多数是黑色蛾。有人为探究这种现象,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蛾分别进行标记后,放养于不同地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上,我们将桦尺蛾的体色称为__________。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来解释,生物原本就存在不同的表现类型,经过长期的___________,最终达到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
(2)若某个时期深色桦尺蛾回收数量远远多于浅色桦尺蛾,说明该地区________(选填“A”或“B”):
A.环境质量优良 B.环境污染严重
(3)如果把这地区已被熏黑的桦树所产生的种子,播种在另一个没有黑烟污染的新环境,对于新长出桦树的叙述,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 树干为黑色,因为其亲代树干为黑色
B. 树干为黑色,因为黑烟使浅色树干突变为黑色
C. 树干为浅色,因为黑色树干是环境造成并不能遗传
D. 树干为浅色,因为形成层会长出新组织取代黑色树干
(4)已知蝙蝠也会捕食这些浅色蛾和深色蛾,但是它们不像鸟类用视觉找寻食物,而是利用声波定位食物。如果在1940年,突然此地区鸟类全被蝙蝠所取代,则在1948年,此地区浅色蛾和深色蛾的比例最可能为(______)
A. 浅色蛾93%,深色蛾7%
B. 浅色蛾51%,深色蛾49%
C. 浅色蛾29%,深色蛾71%
D. 浅色蛾22%,深色蛾78%

(1)在遗传学上,我们将桦尺蛾的体色称为__________。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来解释,生物原本就存在不同的表现类型,经过长期的___________,最终达到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
(2)若某个时期深色桦尺蛾回收数量远远多于浅色桦尺蛾,说明该地区________(选填“A”或“B”):
A.环境质量优良 B.环境污染严重
(3)如果把这地区已被熏黑的桦树所产生的种子,播种在另一个没有黑烟污染的新环境,对于新长出桦树的叙述,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 树干为黑色,因为其亲代树干为黑色
B. 树干为黑色,因为黑烟使浅色树干突变为黑色
C. 树干为浅色,因为黑色树干是环境造成并不能遗传
D. 树干为浅色,因为形成层会长出新组织取代黑色树干
(4)已知蝙蝠也会捕食这些浅色蛾和深色蛾,但是它们不像鸟类用视觉找寻食物,而是利用声波定位食物。如果在1940年,突然此地区鸟类全被蝙蝠所取代,则在1948年,此地区浅色蛾和深色蛾的比例最可能为(______)
A. 浅色蛾93%,深色蛾7%
B. 浅色蛾51%,深色蛾49%
C. 浅色蛾29%,深色蛾71%
D. 浅色蛾22%,深色蛾78%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0道)
填空题:(13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