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201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和批准了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要求各地方国家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同时,会议召开期间,人大代表纷纷利用微信、微博等方式积极联系群众,了解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
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材料一:环境保护部于2018年1月10日-11日在京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部长陈吉宁强调,201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一年。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与环境质量等方面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对于公众来说,每一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既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制造者。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每个公民心中树立绿色出行、节能节水等理念,珍惜环境资源,规范自身行为,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材料二:打击黑恶势力,弘扬社会正气。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一场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式打响。扫黑除恶,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黑恶势力是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对黑恶势力坚决“亮剑”,刻不容缓;守护百姓安居乐业,使命在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公民要怎样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务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依据。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单选题- (共13题)
①保障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
②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升外商投资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③为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④依法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更好吸引、保护、管理外商投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接受人民监督,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实效
②保障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权
③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并对其负责
④出发点是回应群众关切、让人民群众受益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政治权利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②我国不断提高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效率
③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质询权
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统一办案标准,减少错判和误判
②推进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
③缩减办案环节,节约办案成本
④深化司法监督,彰显司法权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宗教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②我国保障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需求
③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我国加大对宗教活动的保护力度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有着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④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制度自信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赋予公民生态建设义务
②创新了社会治理方式
③增强了公民的环保意识
④创新了社区组织方式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健全和完善协商民主制度
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③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
④保障公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实现了领导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分立和制衡
②实现了乡村党的领导、村民自治与依法治理的有机统一
③保证了村民能够直接监督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
④从制度层面构建起责权明晰、规范的乡村现代治理机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切实保障了代表委员的法律监督权利
②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新举措
③生动展示了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优越性
④坚持了求真务实工作方法和责任担当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②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③能够彻底杜绝党内一切违法腐败现象
④有利于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