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能卷舌(基因组成为AA)的父亲与不能卷舌(基因组成为aa)的母亲将基因传递给子代的过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和 。
(3)图中父方细胞、母方细胞的染色体数均为 条。而由他们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 条,比父方细胞、母方细胞减少了 。
(4)受精卵中染色体为 对。其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
(5)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________,能卷舌与不能卷舌中________为显性性状。
(6)生物的性状是由 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 的影响。
(7)如果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则其后代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8)该夫妇生了一个男孩,其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他们打算再生一个小孩,则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为_______。

(1)图中③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和 。
(3)图中父方细胞、母方细胞的染色体数均为 条。而由他们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 条,比父方细胞、母方细胞减少了 。
(4)受精卵中染色体为 对。其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
(5)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________,能卷舌与不能卷舌中________为显性性状。
(6)生物的性状是由 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 的影响。
(7)如果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则其后代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8)该夫妇生了一个男孩,其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他们打算再生一个小孩,则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为_______。
2.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证实其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传播。我国科学家在研究人的甲型H1N1流感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的小白鼠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小白鼠用毒性已削弱的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十天后,对甲、乙两组小白鼠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甲型H1N1流感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小白鼠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小白鼠全部死亡。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它 _____(填“具有”或“没有”)细胞结构。
(2)现在我国大部分学生已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来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从免疫学的角度来分析,注射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应属于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给学生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我国科学家做上述的实验的原理是:甲组小白鼠体内产生了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原体的______(填抗原或抗体)。
(4)上述实验中甲组小白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甲型H1N1流感病病原菌后,没有发病的现象应属于 免疫。
(5)上述实验中乙组小白鼠所起的作用是 。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它 _____(填“具有”或“没有”)细胞结构。
(2)现在我国大部分学生已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来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从免疫学的角度来分析,注射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应属于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给学生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我国科学家做上述的实验的原理是:甲组小白鼠体内产生了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原体的______(填抗原或抗体)。
(4)上述实验中甲组小白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甲型H1N1流感病病原菌后,没有发病的现象应属于 免疫。
(5)上述实验中乙组小白鼠所起的作用是 。
2.单选题- (共11题)
3.
在进行嫁接时,要将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 )
A.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
B.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 |
C.保持砧木与接穗一般粗细,利于观赏 |
D.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
5.
下列有关获得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 |
B.在实验中,注入小鼠受精卵的是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 |
C.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 |
D.该实验的成功被誉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
6.
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
A.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 |
B.健康是指身体上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
C.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 |
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
8.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
B.生物的变异对于个体来说,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 |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
D.地质学、化石记录、解剖学等从不同方面为进化理论提供了证据 |
9.
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长翅昆虫少,无翅或残翅昆虫却很多。其原因错误的是( )
A.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B.长翅昆虫大量迁出 |
C.长翅昆虫易被大风吹到海中 | D.无翅或残翅昆虫不易被大风吹到海中 |
12.
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
C.消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
D.疟疾属于寄生虫性传染病新课标第一网 |
13.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
B.人体通过免疫可以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 |
C.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
D.免疫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
3.选择题- (共3题)
15.
某学校有300盏“220V 40W”的灯,其中“40W”表示 {#blank#}1{#/blank#} ;若少开几盏灯,电路中的总电阻将 {#blank#}2{#/blank#}(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若这300盏灯每天少开1小时,共可节约电能 {#blank#}3{#/blank#} 千瓦时.
16.
某学校有300盏“220V 40W”的灯,其中“40W”表示 {#blank#}1{#/blank#} ;若少开几盏灯,电路中的总电阻将 {#blank#}2{#/blank#}(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若这300盏灯每天少开1小时,共可节约电能 {#blank#}3{#/blank#} 千瓦时.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