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8题)
2.综合题- (共1题)
9.
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先天性聋哑的孩子,遗传图解如图。据图回答:

(1)亲代①的基因组成是______,母亲产生的生殖细胞②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2)子代③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先天性聋哑孩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
(3)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患先天性聋哑的可能性为_________。
(4)某人生下来表现正常,但由于小时候注射链霉素导致聋哑,这种性状________(填“能”或“不能”)传给子代。

(1)亲代①的基因组成是______,母亲产生的生殖细胞②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2)子代③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先天性聋哑孩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
(3)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患先天性聋哑的可能性为_________。
(4)某人生下来表现正常,但由于小时候注射链霉素导致聋哑,这种性状________(填“能”或“不能”)传给子代。
3.单选题- (共14题)
10.
3.45亿年至2.25亿年前,两栖动物种类繁多,是繁盛时期,在此之后,两栖动物逐渐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逐渐减少,主要原因( )
A.环境污染 |
B.人类大量捕杀两栖动物 |
C.气候干旱,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 |
D.大量的两栖动物发生了变异 |
13.
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完好的鸡卵都能孵化出小鸡 |
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 |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因此都要通过鳃进行呼吸 |
D.马铃薯通常采用带芽的块茎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出芽生殖 |
18.
有些地方把“植桑养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下列关于家蚕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性生殖,完全变态 B. 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
C. 无性生殖,完全变态 D. 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
A. 有性生殖,完全变态 B. 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
C. 无性生殖,完全变态 D. 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
19.
关于基因显、隐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对的基因一定有显、隐性之分 |
B.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 |
C.一对显性和隐性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
D.显性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
21.
下列生物变异现象中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
①两株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不同环境中长势不同
②同卵双生的姐妹,姐姐比妹妹胖
③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了一只白色的幼虎
①两株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不同环境中长势不同
②同卵双生的姐妹,姐姐比妹妹胖
③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了一只白色的幼虎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③ |
23.
如图为人某一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图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细胞内有 23 对染色体 |
B.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 |
C.体细胞内有 22 对常染色体和 1 对性染色体 |
D.该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44 条+XX |
4.选择题- (共1题)
24.
2016年10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白皮书说,改革开放以来,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7%。这说明( )
①成就的背后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
③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
5.填空题- (共2题)
25.
金秋送爽,瓜果飘香。中国·垦利郝家葡萄文化旅游节如期拉开大幕。水嫩甘甜的郝家葡萄,热情好客的郝家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光休闲的好去处。请分析回答:
(1)大面积葡萄种植通常采用扦插的方式,与有性生殖相比,它没有经过_______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新植株与原来植株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_______。
(2)“葡萄美酒夜光杯”,我国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其原理是利用_______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转化为酒精,发酵技术在食品业还有广泛应用,请再举出一例______。
(3)葡萄肉厚多汁,不易保鲜,生产生活中通常采用________方法,延长贮藏时间。
(4)有一种细菌能够侵染葡萄的木质部,最终引起葡萄大面积死亡,科学家成功将一种蚕的基因植入葡萄胚中,培育出的植株能够产生一种抵抗该病菌的蛋白质,这项现代生物技术是________。
(1)大面积葡萄种植通常采用扦插的方式,与有性生殖相比,它没有经过_______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新植株与原来植株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_______。
(2)“葡萄美酒夜光杯”,我国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其原理是利用_______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转化为酒精,发酵技术在食品业还有广泛应用,请再举出一例______。
(3)葡萄肉厚多汁,不易保鲜,生产生活中通常采用________方法,延长贮藏时间。
(4)有一种细菌能够侵染葡萄的木质部,最终引起葡萄大面积死亡,科学家成功将一种蚕的基因植入葡萄胚中,培育出的植株能够产生一种抵抗该病菌的蛋白质,这项现代生物技术是________。
26.
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根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均为46条.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___条.
(2)B过程表示受精作用,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e细胞叫_________,它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条.C过程表示个体发育,f细胞是女儿的体细胞,其染色体数为_________条.
(3)分析上图可知,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这些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_________,一条来自_________.这些染色体都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有机物组成的.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均为46条.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___条.
(2)B过程表示受精作用,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e细胞叫_________,它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条.C过程表示个体发育,f细胞是女儿的体细胞,其染色体数为_________条.
(3)分析上图可知,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这些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_________,一条来自_________.这些染色体都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有机物组成的.
6.- (共1题)
27.
如表是水稻栽培实验的统计数据,已知水稻的长穗和短穗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根据表中水稻亲本的杂交试验数据分析回答:
(1)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是______。
(2)通过________杂交组合,可判断出水稻长穗和短穗的显隐关系,显性性状是______,其中子一代长穗的基因组成应该是________;子代短穗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3)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水稻的_________多样性。
(4)小兰通过新闻得知,广西龙江曾发生重金属镉污染事件。镉污染区的水稻和蔬菜都成黄褐色,茄子辣椒则形态恐怖。她想,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她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四层纱布。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镉溶液;向乙培养皿倒入____________,作为甲培养皿的_________组。
②甲、乙培养皿中分别放入__________的饱满健壮的水稻种子。
③置于30℃和有充足_______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天记录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为了使探究实验发芽率的结果可靠,对本实验还应设置______,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甲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乙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萌发率为98%。根据实验结果,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杂交组合 | 亲本 | | |
子一代植株表现 | | | |
长穗 | 短穗 | | |
甲 | 长穗×短穗 | 423株 | 429株 |
乙 | 短穗×短穗 | 226株 | 667株 |
(1)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是______。
(2)通过________杂交组合,可判断出水稻长穗和短穗的显隐关系,显性性状是______,其中子一代长穗的基因组成应该是________;子代短穗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3)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水稻的_________多样性。
(4)小兰通过新闻得知,广西龙江曾发生重金属镉污染事件。镉污染区的水稻和蔬菜都成黄褐色,茄子辣椒则形态恐怖。她想,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她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四层纱布。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镉溶液;向乙培养皿倒入____________,作为甲培养皿的_________组。
②甲、乙培养皿中分别放入__________的饱满健壮的水稻种子。
③置于30℃和有充足_______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天记录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为了使探究实验发芽率的结果可靠,对本实验还应设置______,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甲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乙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萌发率为98%。根据实验结果,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8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