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0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政治部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50575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2009年5月以来,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我国大陆蔓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甲流”的防控工作。******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做好应急响应的各项工作;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秋冬季节“甲流”防控工作;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甲流”防控;卫生部要求各级防疫部门严格落实防疫法的规定并提出“甲流”诊疗指导方案;公安部要求做好“甲流”防控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在国务院研究部署秋冬季节“甲流”防控工作的常务会议上指出:下一阶段要在各地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预防措施;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时期、重点地区(场所)、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

材料三在“甲流”防控和诊疗过程中,中医药显示出了独特的作用。国内权威医疗部门推出了“甲流”诊疗方案,其中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最受瞩目;北京市储备200万份抗“甲流”的中药;石家庄市推行“中医药方剂——嘲莲抗感汤”进校园,用于防控“甲流”。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推动“甲流”防控工作的。
(2)运用经济常识中 “三大产业”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发展我国中医药产业。
(3)材料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4)党为什么十分重视“甲流”防控工作?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政府在防控“甲流”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世博会超越了信仰、地域和种族的界限,开启了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

2010年5月1日,会期长达半年的上海世博会将正式开幕,这是综合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目前上海世博会已经确认的参展方达到242个,预计观众多达7000万人次,多项纪录将创造世博会159年以来的历史之最。2010年因此被称为“世博年”。“世博年”的到来,意味着中国和世界的共同机遇。

(1)结合材料,分析“世博年”可以给我国带来哪些机遇。
(2)请运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说明我国怎样做才能抓好这一机遇,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单选题(共2题)

3.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推出一系列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增长、改善民生等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列具体措施中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提高出口退税率 ②降低存贷款利率 ③加大对“家电下乡”的补贴力度和范围
④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资金420.2亿元,比2008年增长66.7%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据史料记载:17世纪上半叶,饮茶和喝咖啡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18世纪时已有热带水果和蔬菜进入欧洲市场;到了19世纪,比较富裕的家庭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各阶层的娱乐活动也由赌博等陋习恶习转向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些现象反映了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③科学意识和健康意识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④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完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选择题(共4题)

5.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

6.

“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的事件是(    )

7.

“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的事件是(    )

8.1992年10月,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其主要内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